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貪吝的意思、貪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貪吝的解釋

貪婪吝啬。《後漢書·任城孝王尚傳》:“ 安 性輕易貪吝,數微服出入,遊觀國中,取官屬車馬刀劒,下至衛士米肉,皆不與直。”《南史·鄧琬傳》:“ 琬 性鄙闇,貪吝過甚,財貨酒食,皆身自量校。”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王西莊之貪》:“先生學問富有,而乃貪吝不已,不畏後世之名節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貪吝”是一個漢語合成詞,由“貪”和“吝”二字組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兩字的字義及語境理解:

  1. 字義分解

    • 貪:本義指對財物、權勢等過度追求且不知滿足,如《說文解字》釋為“欲物也”。引申為“貪婪”“貪圖”。
    • 吝:本義指過分愛惜財物,不願分享或施予,如《論語·泰伯》中孔子批評“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引申為“吝啬”“小氣”。
  2. 詞義綜合
    “貪吝”指既貪婪索取又吝啬付出的矛盾性格或行為,表現為:

    • 對外貪求:如不擇手段謀取利益;
    • 對内吝惜:如對已有之物極度守財,不願施舍或投資。
      例如《世說新語》中形容某些士族“貪吝聚斂”,即指其既貪圖財富又吝于支出。
  3.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書面或批評性語境,常描述人性弱點或道德缺陷,如:“貪吝之人,終失人心。”近義詞有“悭吝”“貪婪”,反義詞則為“慷慨”“樂善好施”。

  4. 文化關聯
    儒家思想中,“貪吝”被視為違背仁德的行為。佛家則将其歸入“貪嗔癡”三毒之一,認為會阻礙修行。

若需進一步探究,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獻中的用例以深化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貪吝

貪吝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它表示人們貪婪且吝啬的性格特征。貪指的是過分追求、渴望,吝則是指吝啬、小氣。合在一起,貪吝形容一個人既貪心又吝啬。

部首和筆畫

貪字的部首是貝,總共12個筆畫。吝字的部首是口,總共7個筆畫。

來源

貪吝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古文觀止》一書中。它既可以形容一個人貪婪吝啬的品性,也可以指代對財富、權力等物質欲望的過分追求。

繁體

在繁體中文中,貪吝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貪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貪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由貝字旁和言字旁組成。吝字的古代寫法則有許多變體,其中最常見的是由厶字旁、口字旁和心字旁組成。

例句

1. 他因為貪吝的本性而失去了很多朋友。

2. 她的一絲不苟和對朋友的大方讓人難以想象她會有貪吝的一面。

組詞

1. 貪心、貪婪、貪圖

2. 吝啬、吝啬鬼、吝啬寡言

近義詞

貪婪、貪心、貪求

反義詞

大方、慷慨、寬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