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離困頓。語本《詩·邶風·旄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朱熹 集傳:“言 黎 之君臣流離瑣尾,若此其可憐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陳寶祠》:“獨慮 杜郎 睘睘獨立,鎖尾空山,脛走羽飛,悉非長技。”
“鎖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來源于古代文獻,以下是詳細解釋:
“鎖尾”意為流離困頓,形容人處于颠沛流離、生活艱難的境遇。該詞源自《詩經·邶風·旄丘》中的“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後經朱熹等學者注解引申為對困頓狀态的描述。
《詩經》原典
原句“瑣兮尾兮”中的“瑣”指細小,“尾”指末端,合指微小而末節的事物,後借喻人生際遇的艱難。朱熹在《詩集傳》中進一步闡釋:“黎之君臣流離瑣尾,若此其可憐也”,強調其困頓可憐之意。
後世引用
清代和邦額在《夜譚隨錄·陳寶祠》中曾用“鎖尾空山”形容人物孤苦無依的處境,可見該詞在文學中的延續使用。
需注意“鎖尾”與“瑣尾”的異寫問題。部分文獻中“鎖”與“瑣”通用,但“瑣尾”更為常見,可能因字形相近産生混用。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經》原文及朱熹《詩集傳》等權威注解。
鎖尾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钁(金屬制品)。該詞在字形結構上也可分為兩個部分:右邊是從“钁”字而來的“钁”部分,左邊是“钅”部分。
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鎖尾的本義是指舊時把鎖鑰扣在鑰匙眼上的一種器具。它在現代被引申為阻撓、束縛的意思。比如,我們常聽到的“不給他當主任是想鎖尾”。
鎖尾是一個繁體字,其繁體形式是鎖尾。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鎖尾的字形與現今稍有不同,其形狀像“鑰”字,下面多一個橫折。
以下為鎖尾一詞的例句:
與鎖尾相關的組詞有:鎖匙、鎖鍊、鎖定等。
近義詞:阻礙、束縛、拖累。
反義詞:釋放、解脫、順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