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皓髯的意思、皓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皓髯的解釋

白須。謂年老。 唐 劉禹錫 《問大鈞賦》:“揚且之晳兮不可以常然,當錫爾以老成,蒼眉皓髯,山立時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皓髯(hào rán),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皓”與“髯”二字組合而成,具有鮮明的文學色彩和形象特征。以下從詞義、文化内涵及使用場景進行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字義拆解

    • 皓:本義為潔白、明亮。《說文解字》釋為“日出貌”,引申為白色光亮之物,如“皓月”“皓首”。
    • 髯:指兩頰的胡須,特指長而濃密的胡須。《釋名·釋形體》載:“髯,隨口動搖冉冉也。”

      組合義:即“潔白的胡須”,多形容年長者銀白飄逸的長須,隱含仙風道骨或德高望重之意。

  2. 權威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收錄:

    皓髯:白須。多指老年男子的長須。

    例證引清代黃景仁《題洪稚存機聲燈影圖》詩:“待向人間稱皓髯,可能留命待桑田。”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1123頁)


二、文化意象與文學象征

  1. 長壽與智慧的象征

    古代文學中,“皓髯”常與仙人、隱士形象關聯,如《列仙傳》描繪老子“皓髯飄雪”,喻其超脫凡俗;《三國演義》中童淵“皓髯白眉”,凸顯其武學宗師身份。

  2. 詩詞中的審美意象

    李白《贈曆陽褚司馬》以“白玉壺中琥珀光,皓髯垂領目有芒”刻畫老者神采,蘇轼《老人行》亦用“皓髯如霜”渲染滄桑氣度,賦予胡須以歲月積澱的厚重感。


三、使用場景與典例


四、相關詞彙辨析


五、學術與引用建議

若需進一步考據,可參考:

  1.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對“皓”“髯”的字源解析;
  2. 王力《古代漢語》中對須發類詞彙的語義分類;
  3. 期刊論文如《中古漢語顔色詞研究》(《語言研究》2020年第3期)對“皓”的色感分析。

皓髯一詞凝練了漢語對生命曆程的審美觀照,其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以體現文言的典雅與現代表達的精準。

網絡擴展解釋

“皓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hào rán,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例證

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在《問大鈞賦》中寫道:“當錫爾以老成,蒼眉皓髯,山立時行。”此處“皓髯”比喻老成持重的長者形象,通過胡須的白色強調閱曆與智慧。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描寫:多用于詩詞、賦體,渲染人物的滄桑感或威嚴感,如“蒼眉皓髯”。
  2. 曆史典故:常見于對曆史人物(如老臣、隱士)的刻畫,突出年齡與資曆。
  3. 現代應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學術或仿古語境。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接籬柏鄉别削冰團筆劄朝物赤楝蛇漦龍吹火筒垂紳春宵宮賜策存心養性旦表道姑打鴨驚鴛抵節恩同再造煩詞風雨更巡攻治購綫好艾驩洽江西省角束腳踏嘉什金匮進忠進祝倦筆鞠問礦泉水魁俊雷驚電繞禮食氓萌佞說逆天違衆叛國喬作衙奇賌輕貸棄事乳膠三榜定案删繁深井矢死無貳釋宥束紒朔月淑善吐火萬舞畏栗文殊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