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明的意思、四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明的解釋

山名。在 浙江省 甯波市 西南。自 天台山 發脈,綿亘于 奉化 、 慈溪 、 馀姚 、 上虞 、 嵊縣 等縣境。道書以為第九洞天,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凡二百八十二峰。相傳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稱 四明山 。《三才圖會·四明山圖考》:“ 四明山 者, 天台 之委也。高興華頂,齊跨數邑。自 奉化 雪竇 入,則直謂之 四明 。行山中大約五六十裡,山山盤亘,竹樹蔥菁,衆壑之水,亂流争趨。入益深,猿鳥之聲俱絶,悄然嘻呬通顥氣,覺與世界如絶,不似 天台 之近人也。道書稱第九洞天。峯凡二百八十二,中有 芙蓉峯 ,刻 漢 隸‘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窻,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 四明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四明”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地理名稱:四明山

  1. 地理位置
    四明山位于浙江省甯波市西南部,是天台山脈的支脈,橫跨奉化、慈溪、餘姚、上虞、嵊州等縣市。
    道教典籍将其列為“第九洞天”,又名“丹山赤水洞天”。

  2. 名稱由來
    相傳山中有方石,四面如窗,可透日月星辰之光,故得名“四明”。山峰共計282座,主峰芙蓉峰上刻有漢隸“四明山心”四字。

  3. 自然特征
    山勢綿延,植被茂密,多溪流峽谷,環境幽靜,有“行山中五六十裡,竹樹蔥菁,衆壑争流”的記載。


二、文化概念:四明學派

四明學派是南宋時期以陸九淵心學為核心的儒家學派,流行于甯波(古稱明州)地區。其學術思想強調“心即理”,注重内在修養與道德實踐,對後世儒學發展有一定影響。
(注:此釋義來自低權威性網頁,建議結合專業文獻進一步考證。)


其他含義


“四明”主要指浙江省的四明山,兼具自然與文化雙重意義;其他含義(學派、曲藝)多為衍生概念,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四明的意思

四明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的意思是四個明亮、清澈的明月。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四明的部首是一,它的筆畫數為六。

來源

四明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是用來形容月亮圓滿時,明亮清澈的樣子。

繁體

繁體字為四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漢字四明的舊字體為“肆明”。

例句

億萬星辰中,四明如銀盤懸挂天空。

組詞

四明台、四明山、四明志、四明歌、四明寺

近義詞

圓月、明亮的月亮

反義詞

烏雲密布的夜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