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燭蠟的熔液。《新唐書·柳公權傳》:“嘗夜召對子亭,燭窮而語未盡,宮人以蠟液濡帋繼之。”
“蠟液”指燭蠟熔化後的液态物質,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字面含義
指蠟燭燃燒時融化的蠟油。例如《新唐書》中記載:“宮人以蠟液濡帋繼之”,描述古人用蠟液浸紙以延長照明時間的情景。
現代應用
在工業或日常清潔中,蠟液可指脫蠟劑或塗覆材料。例如:
成語關聯
成語“蠟燭有液”(là zhú yǒu yè)比喻事物處于危險狀态,如同蠟燭燃燒時蠟液逐漸耗盡,隨時可能熄滅。
曆史典故
唐代柳公權與唐文宗夜談時,因蠟燭燃盡,宮人以蠟液浸紙續燃,體現蠟液的實用價值。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新唐書》或專業詞典來源(如、6)。
蠟液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指的是具有蠟質性質的液體。蠟液通常指的是具有類似蠟一樣的密度和質地的液體。
蠟液的拆分部首為“虍”和“水”,其中“虍”表示蛇的身體部分,而“水”表示液體。蠟液的總筆畫數為13畫。
蠟液一詞來自于漢語中的普通話,屬于現代漢語詞彙。在繁體中,蠟液的寫法為「蠟液」。
在古代漢字中,蠟液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古時的蠟液所用的漢字可能是「碡液」。然而,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較少使用。
1. 實驗室中的化學家們研究了蠟液的性質。
2. 他們通過加熱蠟狀物質,轉化為了蠟液。
蠟液可以進行組詞,常見的組詞有:
1. 蠟液照明:使用蠟液作為燃料的照明器具。
2. 蠟液蜜蜂:指的是蜜蜂分泌的蠟液。
3. 蠟液蠟像:用蠟液制作的雕塑或人物模型。
蠟液的近義詞可以是蠟态液體,蠟狀液體。蠟液的反義詞可以是固态蠟,固态物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