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天地二氣相交通。《國語·晉語四》:“是謂天地配亨,小往大來。” 韋昭 注:“陽下陰升,故曰配亨。” 董增齡 疏引《周易集解》:“ 荀爽 曰:坤氣上升,以成天道;乾氣下降,以成地道。天地二氣,若時不交,則為閉塞,今既相交,乃通泰,斯即天地配亨之義。”
“配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與天地陰陽之氣的交互作用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配亨(拼音:pèi hēng)指天地二氣(乾陽之氣與坤陰之氣)相互交通、融合的狀态。這一概念源自《周易》的陰陽哲學,強調陰陽平衡、天地和諧。
需與“配享”(功臣祔祀于宗廟的禮儀)區分,二者雖字形相近,但含義不同。
以上内容綜合了《國語》原文及曆代注疏,反映了古代哲學對自然規律的抽象概括。
配亨(pèi hēng)是一個充滿傳統文化内涵的詞語,既有從字面上解釋的含義,也有廣泛的引申意義。我們來看看配亨這個詞的拆解、來源、繁體形式、古時候漢字寫法,以及一些例句。
在《配亨》這個詞中,配的部首是酉, 筆畫是4畫;亨的部首是亨, 筆畫是7畫。通過組合這兩個字,形成了這個詞語。
《配亨》的來源可追溯到《周易》中的一句話:“君子以食祀宗廟,民以食稻盛。”其中的“食稻盛”一詞意為“享用大豐收的糧食”。後來,人們将“食稻盛”中的“食”和“盛”替換成了“配”和“亨”,以形容豐收和幸福。
在繁體字中,配的寫法是「配」, 亨的寫法是「亨」。
古代漢字寫法中,配的寫法較為複雜,而亨的寫法與現代漢字類似。在字形上可以看到,它們的變化較小。
1. 他們的婚姻非常幸福,真是配亨。
2. 在這個科技高度發達的社會,人們渴望配亨的生活。
3. 豐收的果實配亨了我家的收藏室。
配套、配備、配合、配合度、配以等。
美滿、幸福、成功、圓滿。
不和諧、不配對、不成功、不幸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