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屍羅的意思、屍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屍羅的解釋

梵語的音譯。義譯為戒、善戒、善行等。謂精進持戒,防止身、口、意作惡。《大智度論》卷十三:“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屍羅。”《世說新語·文學》:“ 殷中軍 被廢 東陽 ” 南朝 梁 劉孝标 注:“波羅密,此言到彼岸也。《經》雲:到者有六焉……四曰屍羅,屍羅者,精進也。”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一:“言屍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炎非,焚燒行人;事等如熱,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屍羅”是佛教術語,其含義及背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

“屍羅”為梵語śīla的音譯,漢語義譯為戒、善戒、善行,強調通過持戒修行防止身、口、意作惡。例如《大智度論》提到:“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屍羅”()。

二、佛教中的意義

  1. 六波羅蜜之一
    屍羅屬于大乘佛教“六度”(六波羅蜜)中的戒行,是佛陀為弟子制定的行為規範,用于防過止惡。
  2. 多重内涵
    除“戒”之外,還包含行為習慣、道德修養、虔敬心等含義,并有清涼、安眠、得定等引申義,象征持戒帶來的心靈安定。

三、經典出處

四、實踐意義

持屍羅戒需精進修行,通過約束言行與意念,達到淨化身心、提升修證的目标,是佛教修行的基礎之一。


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佛教典籍及百科釋義,如需進一步研究,可參考《大智度論》《大乘義章》等原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屍羅

屍羅(shī luó)是一個漢字詞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屍(shī)和羅(luó)。

屍字的部首是屍,它一共有三個筆畫。屍字是一個古代漢字,表示“屍體”。它的繁體字是“屍”。

羅字的部首是網,它一共有八個筆畫。羅字是一個古代漢字,表示“陷阱,羅網”。它的繁體字是“羅”。

屍羅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周易》。“屍想象萬物的追求,羅則是它自己的限制。”這句話在六十一卦《中孚卦》中出現,意指人們在追求事物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各種限制。

在古時候,屍羅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屍字可能會寫成“屍”,羅字可能會寫成“羅”。

以下是一些使用屍羅這個詞語的例句:

1. 他陷入了屍羅的思考中,無法自拔。

2. 這個項目的成功需要克服屍羅。

3. 心靈要擺脫屍羅的束縛,才能自由飛翔。

一些與屍羅相關的詞語和短語:

1. 枷鎖(jiā suǒ):受限制、束縛

2. 自由(zì yóu):沒有限制、束縛

3. 限制(xiàn zhì):對行為或發展有所限制

屍羅的近義詞是枷鎖,反義詞是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