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削的意思、危削的詳細解釋
危削的解釋
衰危。《荀子·王霸》:“如是則敵國輕之,與國疑之,權謀日行,而國不免危削。”《韓詩外傳》卷四:“亂則危削,滅亡可立待也。”
詞語分解
- 危的解釋 危 ē 不安全:危險。危殆。危言(a.故意說吓人的話;b.直言)。危難(刵 )。危如累(噄 )卵。 損害:危害。危及。 高的,陡的:危石。危樯。 使人驚奇的:危言聳聽。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
- 削的解釋 削 ā 用刀切去或割去:削皮。削發(?)。刮削。削足適履(把腳削去一塊來適應小鞋,喻遷就或勉強湊合)。 減少,删除:削剔。削職。削損。 像刀削過似的,一般形容陡峭或消瘦:削壁。削立(陡峭壁立)。瘦削。
專業解析
“危削”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複合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用于描述國家或政權所處的極端危險、衰敗的狀态。其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兩個單字“危”和“削”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
-
危 (wēi)
- 核心含義: 危險;不安全;損害。
- 詞典釋義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① 危險;不安全(跟‘安’相對):~急 | 轉~為安 | 居安思~。② 使處于危險境地;損害:~害 | ~及生命。③ 指人快要死:病~ | 垂~。④ 高;高聳:~冠 | ~樓百尺。⑤ 端正:正襟~坐。⑥ 二十八宿之一。
- 在“危削”中,“危”主要取其第①義項“危險;不安全”,強調國家或政權面臨巨大的、可能傾覆的風險。 有時也隱含第②義項“損害”的意思,指國家根基受到嚴重破壞。
-
削 (xuē / xiāo)
- 在“危削”中讀 xuē。
- 核心含義: 減弱;減少;分割;剝奪。
- 詞典釋義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xuē:義同“削”(xiāo),專用于合成詞或成語,如:剝~ | ~減 | ~弱 | ~價。
- xiāo:① 用刀斜着去掉物體的表層:~鉛筆 | ~蘋果皮。② 打乒乓球時用球拍平而略斜地擊球:~球。
- 在“危削”中,“削”取其“xuē”音下的含義,主要指“削弱”、“削減”、“侵奪”。 它形象地描述了國家領土被侵占、國力被削弱、主權被剝奪的過程或狀态。
“危削”的合成釋義:
将“危”和“削”的含義結合起來,“危削”指的是:
- 國家或政權處于極其危險、衰微的境地。
- 具體表現為:國力被嚴重削弱、領土被侵占割讓、主權喪失、統治基礎動搖,面臨崩潰或滅亡的巨大威脅。
權威辭書釋義參考: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對“危削”有明确收錄,釋義為:“衰微将亡。” 這是最權威、最精準的概括。它直接點明了“危削”的核心含義是國家衰敗到了瀕臨滅亡的程度。
- 《辭海》(第七版): 雖未單獨收錄“危削”詞條,但在解釋相關曆史背景或描述國家狀态時,會使用或蘊含此意。其對“危”和“削”(xuē)的釋義支持上述分析。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作為專門收錄古漢語詞彙的工具書,對“危削”的解釋會更側重其在古籍中的用法和含義,核心仍是“危急衰弱”、“瀕臨滅亡”。
使用場景:
“危削”一詞主要用于描述曆史上國家或王朝末期、遭受内憂外患時的極端困境。例如:
- “戰國後期,周王室已名存實亡,處于危削之境。”
- “面對強敵入侵和内部叛亂,那個曾經強盛的帝國迅速走向危削。”
“危削”是一個形容國家或政權極度危險、衰弱,瀕臨崩潰滅亡的文言詞彙。它綜合了“危”(危險、傾覆)和“削”(削弱、剝奪)的雙重含義,強調的是一種整體性、緻命性的衰敗狀态。其權威釋義以《漢語大詞典》的“衰微将亡”最為精當。該詞主要用于描述曆史語境下國家命運的危急關頭。
網絡擴展解釋
“危削”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危削(拼音:wēi xuē)指衰危、瀕臨危險的狀态,多用于描述國家或局勢的衰落。例如《韓詩外傳》提到:“亂則危削,滅亡可立待也”,即混亂會導緻國家迅速衰敗。
二、詞義構成
- “危”:本義為危險、高聳,引申為不穩定或瀕臨崩潰。
- “削”(xuē):此處取“削弱、削減”之意,強調力量或地位的衰減。
組合後,兩字共同強化了“因削弱而陷入危險”的含義。
三、文獻例證
- 《荀子·王霸》:“權謀日行,而國不免危削。”
指濫用權謀會導緻國家衰危。
- 《韓詩外傳》卷四:“亂則危削,滅亡可立待也。”
強調混亂與危削的直接關聯。
四、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文語境,描述國家、政權或重大局勢的危機,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荀子》《韓詩外傳》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岸帻奧氣闆梯杮柎冰山易倒長排楚客耽酒答山東床佳婿陡削杜擋放心托膽反逆蕃庑富安鈎棘關山阻隔貫月查寒戰鶴列和舒呴嘷黃花地丁節取桀士踑踞經闆糾絞開齋節曠世無匹老巢林栖漭泱尨茸孟月門中人謀奸孽嬖奴客破矩為圓婆羅門咒輕儳慶緒阙違人範燒頭爐香攝固侍衛受雇鼠梨順産私谷綏芬河市踏罡禮鬥貪黩螣蛇威德位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