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黑龍江省東南部、濱綏鐵路終點。1975年設市。以綏芬河得名。人口367萬(1995年)。是中俄邊境的重要城市。有鐵路與俄羅斯烏蘇裡斯克(雙城子)相通。
綏芬河市是位于中國黑龍江省東南部的邊境口岸城市,其名稱由"綏芬"與"河"兩部分構成。據《中國地名語源辭典》解釋,"綏芬"源自滿語"綏芬畢拉",其中"綏芬"意為"錐子",指河道中尖銳突出的岩石形态,"畢拉"即河流。該名稱最早見于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的漢譯本,後演化為漢語"綏芬河"。
在地理方位上,綏芬河市處于北緯44°23'、東經131°09',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距符拉迪沃斯托克港210公裡,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引用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台)。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市域面積460平方公裡,轄2鎮15個行政村。
曆史文獻記載,1903年中東鐵路通車後,綏芬河成為國際商埠。1933年日僞時期設立綏芬河公署,1975年經國務院批準設市。現保存有中東鐵路建築群、俄式民居等47處文物保護單位,見證着百年口岸的發展曆程(引用來源: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黑龍江分冊》)。
作為國家一類口岸,綏芬河承擔着中俄貿易65%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2024年上半年實現進出口總值148.9億元人民币,主要進出口商品包括木材、鐵礦砂、食品等(引用來源:哈爾濱海關統計數據)。市内的互市貿易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台,形成"兩國一城"的獨特跨境合作模式。
該市方言屬東北官話吉沈片,由于長期對外交往,形成特有的商貿用語體系,如"嘎斯罐"(煤氣罐)、"布拉吉"(連衣裙)等俄語借詞。每年舉辦的俄羅斯商品博覽會、中俄美食文化節等活動,彰顯着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質(引用來源:黑龍江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綏芬河市志》)。
綏芬河市是黑龍江省東南部的重要邊境城市,具有獨特的地理和曆史背景。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綏芬河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由牡丹江市代管,是濱綏鐵路的終點城市。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約27公裡,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中俄貿易的關鍵節點。
以上信息綜合了權威網頁内容,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基礎信息)、(地理與曆史)、(别稱與河流關系)、(經濟與文化)。
按扣扳緣苞孽暴脹包準兒本親奔屬壁中叟柀子布颿不莊螭龍尺有所短吹韲觸診盜名字抵當谛思放空氣封羊格格不入鈎引桂馥蘭香黃草惛憊講量簡靖瘕症急健吉祥如意痀瘘隽詞峻刻軍戎俊遊客舍客作兒牛領蹒跼強本節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僑吳戚輔清會清細曲詳曲懸軟下疳瑞彩繩彈使絆兒田蘇條芩通鄰團圝唾涎巍崇文章四友五茸下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