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印經文的雕闆。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清字經館》:“初貯經闆於館中,後改為實録館,乃移其闆於 五鳳樓 中貯焉。”
“經闆”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刻印佛教或道教經文的雕版,主要用于古代印刷經文典籍。該詞由“經”(指經文)和“闆”(指雕版)組合而成,拼音為jīng bǎn,注音為ㄐㄧㄥ ㄅㄢˇ。
曆史背景與用例
據清代昭槤《嘯亭續錄·清字經館》記載,經闆最初存放于經館中,後因館舍改為實錄館,雕版被移至五鳳樓保存。這一記載反映了經闆在清代文獻整理與保存中的實際用途。
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經”和“闆”的單獨釋義,可參考相關字典對這兩個字的詳細解釋。
《經闆》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經書的寫成的木闆。經書是古代人們記錄文字的一種方式,為了更好地保存和傳播經書,人們将經書複寫在木闆上,這就是《經闆》。
《經闆》的部首是木字旁(朩),其中木字旁的基本部首是木字(木),表示與木有關的事物。《經闆》一詞共有10個筆畫。
《經闆》一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郊祀志中》,意指祭祀時使用的經書。
《經闆》的繁體字為「經闆」。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所以《經闆》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差異。
1. 他專注地研讀着手中的《經闆》。
2. 這是一本傳世的古代《經闆》,保存完好。
經學、經書、經文、經典、經史、木闆、木刻、木字
木刻、木質經書、木闆經書
紙質經書、電子版經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