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貫月查的意思、貫月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貫月查的解釋

亦稱“ 貫月槎 ”。1.傳說 堯 時西海中的發光的浮木。借指舟楫。 晉 王嘉 《拾遺記·唐堯》:“ 堯 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於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晝滅。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繞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復始,名曰貫月查,亦謂挂星查。” 元 陳樵 《玉雪亭》詩:“銀漢傾翻貫月查,驚鴻無處認江沙。” 明 張煌言 《登湄州谒天妃宮》詩:“樓前縹緲淩波襪,檻外參差貫月槎。” 清 錢謙益 《後秋興》詩之二:“戈船迅比追風騎,戎壘高於貫月槎。”

(2).喻船形酒器。 清 吳均 《梅查歌》:“中空不用巧匠鑿,妙製天成貫月槎。”按,梅查,梅根做的酒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貫月查”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傳說起源
    據晉代王嘉《拾遺記·唐堯》記載,堯在位時,西海出現一種發光浮木(“查”通“槎”,即木筏),夜間明亮如星月,十二年繞四海一周,被稱為“貫月查”或“挂星查”。這一傳說被後世視為對神秘天象或航海工具的想象。

  2. 引申含義

    • 舟楫的代稱:因浮木與航海相關,古人以“貫月查”借指船隻或舟楫,如元代陳樵詩句“銀漢傾翻貫月查”。
    • 船形酒器:清代文獻中提到“貫月槎”可喻指梅根雕刻的船形酒器,如吳均《梅查歌》中的描述。

二、文學引用

該詞常見于詩詞,如明代張煌言《登湄州谒天妃宮》以“貫月槎”描繪高聳的船桅,清代錢謙益則用“貫月槎”比喻軍事堡壘的宏偉。

三、其他解釋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行動迅速”的成語,但此用法未見于傳統權威文獻,可能為引申或誤讀,需結合語境判斷。

“貫月查”核心源于古代神話,既指傳說中的發光浮木,也衍生出舟船、酒器等比喻義,多見于文學創作。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拾遺記》或相關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貫月查的意思

《貫月查》是一個成語,意為貫穿整個月亮進行仔細觀察或查看。它通常用來形容人們非常仔細地觀察或研究某個事物,不放過任何細節。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貫月查》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貫、月和查。

來源和繁體

《貫月查》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曆世煙雲錄》中,并未使用繁體字書寫,一直沿用至今。繁體字中貫為貫,月為月,查為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這三個漢字的字形有所不同。貫的字形為貫字旁+泉,其形狀與現代字略有差異;月的字形與現代寫法相似;查的字形為朝右與又雙耳構成,也與現代寫法有些許差别。

例句

他對待學習非常認真,每晚都貫月查,從不敷衍了事。

組詞

貫穿、月亮、查看、查找

近義詞

細密觀察、詳細查看、仔細研究

反義詞

草率看待、粗略處理、馬虎對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