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削的意思、危削的详细解释
危削的解释
衰危。《荀子·王霸》:“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韩诗外传》卷四:“乱则危削,灭亡可立待也。”
词语分解
- 危的解释 危 ē 不安全:危险。危殆。危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言)。危难(刵 )。危如累(噄 )卵。 损害:危害。危及。 高的,陡的:危石。危樯。 使人惊奇的:危言耸听。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
- 削的解释 削 ā 用刀切去或割去:削皮。削发(?)。刮削。削足适履(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应小鞋,喻迁就或勉强凑合)。 减少,删除:削剔。削职。削损。 像刀削过似的,一般形容陡峭或消瘦:削壁。削立(陡峭壁立)。瘦削。
专业解析
“危削”是一个文言色彩较浓的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用于描述国家或政权所处的极端危险、衰败的状态。其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单字“危”和“削”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
-
危 (wēi)
- 核心含义: 危险;不安全;损害。
- 词典释义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① 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急 | 转~为安 | 居安思~。② 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害 | ~及生命。③ 指人快要死:病~ | 垂~。④ 高;高耸:~冠 | ~楼百尺。⑤ 端正:正襟~坐。⑥ 二十八宿之一。
- 在“危削”中,“危”主要取其第①义项“危险;不安全”,强调国家或政权面临巨大的、可能倾覆的风险。 有时也隐含第②义项“损害”的意思,指国家根基受到严重破坏。
-
削 (xuē / xiāo)
- 在“危削”中读 xuē。
- 核心含义: 减弱;减少;分割;剥夺。
- 词典释义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xuē:义同“削”(xiāo),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 | ~减 | ~弱 | ~价。
- xiāo:①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铅笔 | ~苹果皮。②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球。
- 在“危削”中,“削”取其“xuē”音下的含义,主要指“削弱”、“削减”、“侵夺”。 它形象地描述了国家领土被侵占、国力被削弱、主权被剥夺的过程或状态。
“危削”的合成释义:
将“危”和“削”的含义结合起来,“危削”指的是:
- 国家或政权处于极其危险、衰微的境地。
- 具体表现为:国力被严重削弱、领土被侵占割让、主权丧失、统治基础动摇,面临崩溃或灭亡的巨大威胁。
权威辞书释义参考: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对“危削”有明确收录,释义为:“衰微将亡。” 这是最权威、最精准的概括。它直接点明了“危削”的核心含义是国家衰败到了濒临灭亡的程度。
- 《辞海》(第七版): 虽未单独收录“危削”词条,但在解释相关历史背景或描述国家状态时,会使用或蕴含此意。其对“危”和“削”(xuē)的释义支持上述分析。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作为专门收录古汉语词汇的工具书,对“危削”的解释会更侧重其在古籍中的用法和含义,核心仍是“危急衰弱”、“濒临灭亡”。
使用场景:
“危削”一词主要用于描述历史上国家或王朝末期、遭受内忧外患时的极端困境。例如:
- “战国后期,周王室已名存实亡,处于危削之境。”
- “面对强敌入侵和内部叛乱,那个曾经强盛的帝国迅速走向危削。”
“危削”是一个形容国家或政权极度危险、衰弱,濒临崩溃灭亡的文言词汇。它综合了“危”(危险、倾覆)和“削”(削弱、剥夺)的双重含义,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致命性的衰败状态。其权威释义以《汉语大词典》的“衰微将亡”最为精当。该词主要用于描述历史语境下国家命运的危急关头。
网络扩展解释
“危削”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危削(拼音:wēi xuē)指衰危、濒临危险的状态,多用于描述国家或局势的衰落。例如《韩诗外传》提到:“乱则危削,灭亡可立待也”,即混乱会导致国家迅速衰败。
二、词义构成
- “危”:本义为危险、高耸,引申为不稳定或濒临崩溃。
- “削”(xuē):此处取“削弱、削减”之意,强调力量或地位的衰减。
组合后,两字共同强化了“因削弱而陷入危险”的含义。
三、文献例证
- 《荀子·王霸》:“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
指滥用权谋会导致国家衰危。
- 《韩诗外传》卷四:“乱则危削,灭亡可立待也。”
强调混乱与危削的直接关联。
四、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文语境,描述国家、政权或重大局势的危机,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出处,可参考《荀子》《韩诗外传》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抱怀薄佑备品膘肥体壮参验插孔长吉体刹手鐧楚馆吹火炊琼爇桂纯固除注从班列荡然无存东榑管键亥有二首六身谹议环曲监行急风骤雨敬始锦幪纠纆积玉堆金具存浚川糠油考秩口香片鵾化枯原朗姆酒两虎廉级辽远领戏流略孽障种子你儜弃其余鱼劝分攘袂扼腕软默上接第一版神树室中鼠朴停那听习推原晚光尉荐文彩蚊首相跟衔环结草笑嬉嬉鞋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