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尨茸的意思、尨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尨茸的解釋

(1) [fluffy] 蓬松

狐裘尨茸。——《左傳·僖公五年》

(2) 也作“蒙茸”、“蒙戎”

詳細解釋

叢雜,雜亂。《左傳·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杜預 注:“尨茸,亂貌。”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狀》:“吏無招權乾沒之患,政無犯令尨茸之蠹。” 清 錢謙益 《陝西興安州知州馮珣授奉直大夫制》:“操刀能割,曾不患乎尨茸;比屋可封,又何憂乎獷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尨茸(拼音:méng róng)是古漢語中的疊韻聯綿詞,形容蓬松雜亂、紛繁茂盛之貌,多用于描述毛發、草木或紛繁事物的狀态。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權威來源佐證:


一、基本釋義

  1. 蓬松雜亂貌

    指毛發或草木叢生蓬亂的樣子。《漢語大詞典》釋為“亂貌”,如《左傳·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此處以狐裘毛絨散亂喻政令紛雜。

  2. 茂密叢生貌

    引申形容草木繁盛之态。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注:“尨茸,草木叢茸也。”


二、詞源與演變


三、經典用例

  1. 《左傳》典故

    晉大夫士蒍以“狐裘尨茸”諷喻晉獻公時政令多出(獻公、骊姬、太子三勢力并存),後成為“政出多門”的經典隱喻。

  2. 文學化用

    宋代王安石《蒙亭》詩:“草木尨茸山自老”,以草木繁茂襯山勢蒼古。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2.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中華書局,1984年.
  3. 《詩經譯注》,周振甫譯注,中華書局,2010年.
  4. 《王安石詩集箋注》,李壁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線上鍊接,來源标注實體出版物信息以符合權威性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尨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幾方面詳細解析:

1.讀音與字形

2.基本含義

3.出處與經典用例

4.近義詞與變體寫法

5.其他相關

“尨茸”主要用于描述蓬松雜亂的樣态,兼具文學與曆史語境中的豐富表達。使用時需注意讀音及上下文的適配性。

别人正在浏覽...

薄幹保修筆健碧宵搏揜差戾長祖螭額充棟盈車充格啜喇床銳船老大疵失膽武大誅燈匣子蝶戀蜂狂放船防録飛鉛赅括岡子稾人恭簐弓關饷劀殺匦牍跪履弘邃講射譏鄙景業聊天兒六位邏事蠻勇幂級數謬采虛聲米蛀蟲清唱劇親智瓊鏡球刀起為頭起寨三護神宮聲位恃強淩弱詩械詩緻受阻戍傜探奇騰清童騃文瑞伍列硝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