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危城的意思、危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危城的解釋

将被攻破之城。《荀子·議兵》:“使之持危城則必畔,遇敵處戰則必北。” 晉 潘嶽 《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今 霍集占 困守危城,食力已盡,必不坐而待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危城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字面指“瀕臨倒塌的城牆”

    指因年久失修、戰火破壞或自然災害而結構不穩、隨時可能坍塌的城牆。此義強調建築物的物理危險性,如《孟子·萬章下》中“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的語境下,城牆破損象征防禦體系失效。

  2. 引申為“被敵軍圍困的城市”

    泛指受戰争威脅、孤立無援的城池,如《三國志·魏書》載“(曹操)圍呂布于下邳,積月不拔,士卒疲敝,危城難守”。此用法突顯軍事危機,常見于曆史文獻。

語義演變與象征意義

唐宋以降,“危城”逐漸抽象化,可隱喻社會動蕩或政權岌岌可危的狀态。如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以“坐危城以待斃”喻南宋困局,體現詞義從具象到抽象的擴展。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第3卷,頁 421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頁 987
  3.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頁 309
  4. 許嘉璐《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語文出版社,1999

網絡擴展解釋

“危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即将被攻破或處于危險中的城池,強調軍事防禦上的岌岌可危狀态。例如《荀子·議兵》中“使之持危城則必畔”,以及清代文獻中“困守危城”的用法。

  2. 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如漢典)提到“危城”也可指高峻的城池,但此用法較為少見,多用于文學描寫,如“沙漠中的古代危城”。


二、文獻溯源


三、讀音與争議


四、近義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漢典及《荀子》等原始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鸨姏邊垠畢了筆論布袋和尚誠谏赤綴措意盜幸地火頂賬翻地風言醋語浮冰塊蚨母廣爽海況黑光燈皇初懽愉華鮮回檔或疑價等連城家私鲒醬诘曲聱牙噤咽就座軍令重如山口滑闊佬欄門兩性利建李桃龍台緑林山懜憧謀歡惄惄泮岸匹然輕駃屈己容衛三山客散意識韓守要太微跳馬體候銅洗望塵莫及問禮文獻通考縣尉消取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