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古代思想家五行學說中所說的金的氣質。《呂氏春秋·應同》:“ 湯 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漢書·天文志》:“逆秋令,傷金氣,罰見太白。”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儒學》:“於是以抽爻換象補洩之法修之,於學之坎位起高閣,曰 青雲樓 ,高於 尊經 以洩乾之金氣。”
(2).秋氣。 南朝 梁簡文帝 《倡婦怨情》詩:“ 玉關 驅夜雪,金氣落嚴霜。” 唐 劉禹錫 《新秋對月寄樂天》詩:“夜涼金氣應,天靜火星流。” 明 何景明 《白菊賦》:“乃歲律之甫遷,慨金氣之何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 陳滄州 先生守 蘇州 ,《重遊虎邱》詩雲……代謝已憐金氣盡,再來偏笑石頭頑。”
(3).亦作“ 金氣 ”。指刑官。 章炳麟 《巡警總監箴》:“發姦擿伏,金氣作辛,屈彼大豪,以振窮矜。”
見“ 金氣 ”。
“金氣”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定義
指五行學說中“金”元素的氣質屬性,象征剛毅、肅殺、變革的特性。如《呂氏春秋·應同》提到商湯認為“金氣勝”,故崇尚白色,禮儀制度以金為準則()。
天文與曆法關聯
漢代《漢書·天文志》記載“逆秋令,傷金氣”,将金氣與秋季的天文現象(如太白星運行)對應,體現五行思想與自然規律的結合()。
“金氣”的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主要涵蓋五行哲學、自然氣候、社會職能及人格特質四類。如需進一步考據,可參考《呂氏春秋》《漢書》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
《金氣》是一個成語,形容人的氣質高貴、充滿魅力和韻味。
《金氣》的拆分部首是金和氣,其中金的部首是钅(針的變體),氣的部首是氣。該詞的總筆畫數為9畫。
《金氣》是由“金”和“氣”兩個字組成,取其寓意,象征着財富和尊貴。這個詞在古代常用來形容皇帝或貴族的威嚴和高貴氣度。
《金氣》的繁體字為「金氣」。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金氣》的字形與現代有些差異,但意義相同。
她身上散發出一股金氣,讓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金銀(貴重的金屬)
華麗(充滿魅力和華貴)
尊貴(高貴、崇高)
高貴、威嚴、神采(尊貴的形象)
卑微、低賤、粗俗(與尊貴相反的形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