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淡薄的意思、淡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淡薄的解釋

(1) [thin;light]∶不濃厚

霧逐漸淡薄了

(2) [become dim;faint;hazy]∶因淡忘而印象模糊

印象淡薄了

(3) [poor]∶清貧

代儒家道雖然淡薄,倒也豐豐富富完了此事。——《紅樓夢》

(4) [cold;indifferent]∶冷淡,不親密

感情淡薄

詳細解釋

(1).同“ 淡泊 ”。 南朝 宋 顔延之 《五君詠·向常侍》:“ 向秀 甘淡薄,深心託豪素。” 宋 陳師道 《次韻蘇公獨酌》:“終然厭多事,超然趨淡薄。”粵劇《搜書院》第二場:“決不攀權附貴,甯守淡薄清高。”

(2).輕淡,微弱。 唐 韓愈 《荊潭唱和詩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 胡也頻 《光明在我們的前面》六:“路上的行人和車馬都忙碌地幌動于淡薄的燈光裡。”

(3).稀薄,清淡。謂密度小,或味不濃。 唐 韋應物 《漢武帝雜歌》之一:“乃知甘醲皆是腐腸物,獨有淡薄之水能益人。” 宋 柳永 《引駕行》詞:“輕煙淡薄和氣暖,望花村路隱映搖。”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桂》﹝集解﹞引 蘇恭 曰:“﹝菌桂﹞老皮堅闆,不能重卷,味極淡薄,不入藥用。” 魯迅 《彷徨·在酒樓上》:“酒味很純正;油豆腐也煮得十分好;可惜辣醬太淡薄。”

(4).指妝飾雅淡樸素。 唐 張籍 《倡女詞》:“畫羅金縷難相稱,故著尋常淡薄衣。” 宋 劉克莊 《蔔算子·茉莉》詞:“淡薄古梳妝,嫺雅仙标緻。” 清 汪懋麟 《觀小伶邢郎歌舞》詩:“不須 邢 尹 重分别,淡薄衣裳也勝人。”

(5).謂印象淺淡而模糊。 陳學昭 《工作着是美麗的》一:“ 珊裳 長到七歲,對于父親的印象始終是非常淡薄的。” 峻青 《主人》:“住過的村莊和認識過的人,像天上的星星那樣的多,日子久了,記憶的影子也就漸漸地淡薄了。”

(6).冷淡。《新唐書·盧鈞傳》:“ 鈞 與人交,始若淡薄,既久乃益固。” 謝璞 《二月蘭》:“媽媽抱愧地說:‘ 蘭 ,快坐吧。要不是遭了旱,姨娘也不會這麼淡薄的。’”

(7).冷落;蕭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自從為事之後,生意淡薄,窮忙沒有工夫,又是素手,不好上門。” 清 張爾岐 《蒿庵閑話》卷二:“儒門淡薄,收拾不住。” 清 史緻谔 《禀左宗堂》:“現在各貨釐金因市廛生意淡薄,日見其短。”

(8).寒素。 宋 陸遊 《雨後複小雪》詩:“賤貧安淡薄,老鈍耐譏嘲。”《紅樓夢》第十二回:“ 代儒 家道雖然淡薄,得此幫助,倒也豐豐富富完了此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淡薄"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一、指(氣體、液體等)密度小;不濃厚 此義項強調物質本身的物理屬性稀薄、濃度低。

二、指(感情、興趣、印象等)不濃厚;不深刻 此義項用于描述抽象事物的程度減弱或深度不足。

三、指(觀念、作風等)不深刻;不強烈 此義項側重于思想意識或行為方式的強度不足,常含輕微貶義。

四、補充說明(字源參考) “淡”字本義指味道不濃,《說文解字》釋為“薄味也”。“薄”有厚度小、輕微之意。“淡薄”合用,既保留了本義指味道、濃度之稀薄,更引申擴展至情感、觀念等抽象領域的淺淡、不濃厚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

“淡薄”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 物質層面的稀薄
    指密度小或濃度低,常用于描述雲霧、氣味等具體事物。例如:“濃霧逐漸淡薄”,“香味淡薄”。唐代韓愈曾用“和平之音淡薄”形容聲音的輕淡。

  2. 情感或興趣的減弱
    表示情感、熱情等抽象概念的不濃厚。如“感情漸漸淡薄”,“對象棋的興趣變淡薄”。宋代陳師道詩句“超然趨淡薄”也體現了對世俗情感的疏離。

  3. 觀念或印象的模糊
    強調記憶、認知等不夠清晰。例如:“時間太久,印象淡薄”,“法制觀念淡薄”。

  4. 生活态度的淡泊
    與“淡泊”相通,指不追求名利、甘于樸素。如粵劇台詞“甯守淡薄清高”,南朝顔延之贊向秀“甘淡薄”即為此意。

近義詞:稀薄、淡漠、冷淡、輕淡(參考、)。
反義詞:濃厚、深刻、強烈。

不同語境中需結合具體用法判斷,例如描述氣味時側重物質屬性,而“淡薄名利”則體現人生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

愛小報船被中畫腹崩駭不值長毫此風不可長打耗蹈矩循彟抖摟精神鬥搶餓虎撲食而往凡費風棱高議賈禍固執己見濠梁賀元呴鳴換腦筋花月彙劃禍媒佳兵不祥講求簡查堅執羯胡驚帆輯治孔席不適寬懷累加鐮倉幕府翎羽衲衣牛骥共牢排擯俳回盤摺迫使祇洹精舍汽暖秦王破陣樂熱水上神殺越折要爽俐水衡絲光棉訟駮筍席所歸談辭提起瓦裂謝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