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缊絮的意思、缊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缊絮的解釋

亂麻舊絮。泛指粗陋的衣服。 唐 李華 《三賢論》:“曼都之姿,雜於憔悴,被緼絮,蒙蕭艾,美丑夷倫,自以為陋。”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二》:“ 匈奴 得 漢 緼絮,馳荊棘中即裂,示不如氊貉之厚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缊絮”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基本含義

“缊”指亂麻或舊絮,“絮”指棉絮、絲絮,組合後“缊絮”本義為混雜的亂麻和舊棉絮,常用來泛指粗陋的衣物材料,如用亂麻、破絮填充的衣物()。

2.擴展與比喻

3.發音與詞性争議

4.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描述貧困生活或人物形象的寒酸,例如:“身披缊絮,足見其清貧自守。”()

5.相關文獻

可參考《禮記·玉藻》對“缊袍”的記載(以新舊棉絮制衣),以及《漢書·東方朔傳》中“衣缊無衣”的用法(),進一步了解古代語境下的具體含義。


提示:若需探究更早文獻用例或方言差異,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缊絮的意思

《缊絮》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盤繞在一起的細小的棉絮或紡織物。可以用來形容細密團結的狀态,也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紛雜複雜的纏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缊絮》的拆分部首是缊(纟),意為紡織品;绮是指織物、紡繡等。

《缊絮》的總筆畫為19畫。

來源和繁體

《缊絮》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可追溯到古代秦漢時期的文字。它的繁體字形狀為「縕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缊」字的上部通常是由兩個「纟」字組成,下部是「公」字,整個字形更加複雜。而「絮」字則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1. 她心情煩亂,思緒如缊絮般紛雜。

2. 這個問題涉及太多細節,像一團缊絮,需要慢慢解開才能得到答案。

組詞

1. 缭繞缊絮

2. 羁缊纖塵

3. 缊縷糾葛

近義詞

1. 糾結

2. 紛擾

3. 線團

反義詞

1. 解開

2. 分離

3. 清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