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末。指农历六月。
“晩夏”是一个描述季节交替的词语,具体含义如下:
指夏季的末期,即夏末秋初的过渡阶段。此时天气开始转凉,但仍保留夏季的余热,植物逐渐呈现初秋的特征,如树叶变黄等。根据农历,晩夏对应农历六月(公历约7月至8月初),而公历上多指8月底至9月初。
唐代诗人骆宾王在《晚泊江镇》中写道:“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通过描绘荷花凋谢、菊花初绽的景象,表现夏秋之交的自然变化。杜审言的诗句“雨餘清晚夏”则进一步印证了晩夏时节雨后清爽的气候特点。
晩夏的典型特征是昼夜温差增大,白天炎热,夜晚凉爽,自然界呈现“夏秋共存”的过渡状态,如蝉鸣减弱、农作物成熟等。
“晩夏”主要用于文学或日常表达中,既可指具体时间段,也可借景抒情。如需更完整的诗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全唐诗》或相关古籍。
晩夏(wǎn xià)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晚和夏。其中,晚是指晚上、夜晚的意思,夏指夏天。因此,晩夏可以理解为夏季的晚期。
晩夏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日字旁和夊字旁。日字旁代表着太阳,夊字旁则表示行走的脚步。这与夏季的炎热天气以及人们活动和出行的频率密切相关。
晩夏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在繁体字中,晩夏的写法为「晚霞」。这种写法更强调了晚上夏天的霞光美景,象征着夏季的绚丽和灿烂。
在古代,晩夏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其中一种古代写法为「晚暑」,意为夏天的暑热在晚期。另一种写法为「晚唧」,唧即唐代的一种昆虫,它们出现在晚夏季节,以此写法表达了夏末蝉鸣的现象。
例句:
1. 暑气渐消,微风习习,正是晩夏的美好季节。
2. 晩夏即将过去,秋天的脚步渐渐接近。
组词:
1. 晩秋:秋季的晚期。
2. 晩春:春季的晚期。
3. 晩年:人生的晚期。
近义词:
夏末、夏朝、夏终、暑末、暑季末期。
反义词:
早夏、初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