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晚唐的意思、晚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晚唐的解釋

舊時對 唐 詩的分期,有初、盛、中、晚四期, 大和 (公元827年)以後為晚 唐 。也有僅分初、盛、晚三期的,以 元和 (公元806年)以後為晚 唐 。 宋 楊萬裡 《讀笠澤叢書二絕》詩之一:“晚 唐 異味同誰賞?近日詩人輕晚 唐 。” 宋 陸遊 《追感往事》詩:“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目謂宗晚 唐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晚唐”一詞可從文學分期與曆史分期兩個角度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文學分期中的“晚唐”

  1. 時間範圍

    • 主流分期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階段,其中晚唐始于唐文宗開成年間(836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 另一種觀點将唐詩分為初、盛、晚三期,認為元和年間(806年)之後即為晚唐。
  2. 文學特征
    晚唐詩風以秾麗纖巧為主,注重形式雕琢,情感多隱晦感傷。宋代文人如楊萬裡曾評價“詩至晚唐而工”,反映了其藝術技巧的成熟。代表詩人包括李商隱、杜牧、溫庭筠等。


二、曆史分期中的“晚唐”

  1. 時間界定
    史學界通常将安史之亂後(763年)至唐朝滅亡(907年)視為晚唐,共約150年。部分文獻以875年黃巢起義為晚唐起點。

  2. 社會特征

    • 政治衰敗: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如神策軍掌控者)成為常态,中央集權名存實亡。
    • 經濟變遷:北方戰亂導緻經濟重心南移,南方手工業(造船、絲織)與商業顯著發展。
    • 農民起義:黃巢起義(875-884年)加速了唐朝的崩潰。

三、文化影響

晚唐文化呈現末世哀婉基調,文人作品常流露對盛唐的追憶與對現實的無奈。例如李商隱的朦胧詩、杜牧的詠史詩,均體現了這一時代特質。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事件(如永貞革新、唐诏之戰),可參考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晚唐

晚唐是指中國曆史上唐朝末年的一個時期,通常被界定為公元850年至907年之間。這個時期經曆了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民變頻發等一系列政治動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晚唐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

來源

《晚唐》一詞最早出現在《舊唐書》和《新唐書》等史書中,用來描述唐朝末年的時期。

繁體

繁體字“晚唐”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不同于現代。對于晚唐這個詞來說,古人可能會使用更加繁複的筆畫和結構來書寫,但基本的意義是一樣的。

例句

1. 晚唐時期,朝廷的權力逐漸衰弱。

2. 這本曆史書主要講述了晚唐的社會經濟狀況。

組詞

1. 前唐:指唐朝的前期。

2. 中唐:指唐朝的中期。

3. 後唐:指唐朝的後期。

近義詞

1. 晚期唐朝

2. 唐朝末年

反義詞

1. 盛唐:指唐朝鼎盛時期。

2. 早唐:指唐朝的早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