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蒙的意思、頑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蒙的解釋

愚鈍蒙昧。 漢 蔡邕 《巴郡太守謝版》:“臣當以頑蒙,不閑職政。”《太平廣記》卷二○四引 唐 盧□ 《逸史·李謩》:“又曰:‘第十三疊誤入水調,足下知之乎?’ 李生 曰:‘某頑蒙,實不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頑蒙”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特點,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頑蒙”由“頑”(固執、不易改變)和“蒙”(愚昧、遲鈍)組成,形容人頑固遲鈍、不易教導或開化的狀态,常用于批評那些不願接受新觀念或學習的人。

詳細說明

  1. 性格特征
    指個體固執己見,思維遲鈍,缺乏靈活性。例如《太平廣記》中記載的對話:“某頑蒙,實不覺”,即自謙表示未能察覺錯誤。

  2. 曆史用例

    • 漢代蔡邕在《巴郡太守謝版》中以“頑蒙”自謙,表示自己能力不足。
    • 唐代文獻《逸史·李謩》中,李生用該詞表達自己的遲鈍和未能領悟問題所在。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教育、職場或家庭語境,描述難以溝通或教導的對象。例如批評學生“頑蒙不化”,或形容同事拒絕采納建議。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書面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修辭場合。近義詞包括“冥頑”“愚鈍”,反義詞則為“聰慧”“通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頑蒙的意思

頑蒙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遲鈍、愚笨、頑固不化的意思。形容一個人或事物思維遲緩,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或改變。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頑蒙的部首是風(fēng)字旁,筆畫共計17畫。

來源

頑蒙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中。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用這個詞來形容那些思維遲鈍、不易被說服或改變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開始廣泛運用到各個領域,不再僅限于描述個人特征。

繁體

頑蒙的繁體字為頑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頑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蒙的上方有一個思字旁,表示思維。而頑則是從頭的意思,可以解釋為思維固執、頑固不化。

例句

1. 他真是個頑蒙不化的人,什麼勸說都不起作用。

2. 我的寶貝女兒雖然頑蒙,但是我相信她會慢慢變聰明的。

組詞

頑蒙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詞,例如:

頑蒙不化、頑蒙愚鈍、頑蒙頑固等等。

近義詞

與頑蒙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遲鈍、愚笨、固執等。

反義詞

與頑蒙意思相反的詞語有聰明、靈活、易學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