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婦。 元 鄭廷玉 《楚昭公》第三折:“也弗隻是我裡梢公梢婆兩箇,倒有五男二女團圓。”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辨訛》:“舟之舵尾曰梢,舟子曰梢工,婦曰梢婆。”
“梢婆”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進行綜合解釋,主要存在以下兩種釋義:
古代指船婦(主流釋義) 根據文獻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元代戲劇《楚昭公》及明代《客座贅語》,指代船上的女性工作者,與“梢公”(船夫)對應。例如:
明·顧起元:“舟之舵尾曰梢,舟子曰梢工,婦曰梢婆。”
現代方言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貶義詞,形容“喜歡插手他人事務的人”,可能源于方言中對船婦管束乘客行為的引申,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佐證,權威性存疑。
辨析建議:
梢婆(shāo pó)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于描述女性的容貌特征,意為黑而亮麗。梢婆由兩個部首組成:梢(木)和婆(女)。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梢婆一詞源于中國古代的俚語,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在繁體字中,梢婆的寫法為「梢婆」。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梢婆的構造稍有不同。梢的形狀更加象征樹梢,相當于一個樹冠,婆則表現為一個女性的頭部和身體。
例句1: 她是個梢婆,秀發黑亮如錦。
例句2: 據說她的眼睛又大又亮,真是個梢婆。
梢婆可以與其他詞彙組成新詞,例如:
1. 梢婆兒(shāo pór):形容女性容貌特征特别突出的梢婆。
2. 梢婆子(shāo pózi):指年紀較大的梢婆。
近義詞:黑發亮麗的女子,秀發秀美的女性
反義詞:白發蒼蒼的老婦,頭發稀少的女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