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顽蒙的意思、顽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顽蒙的解释

愚钝蒙昧。 汉 蔡邕 《巴郡太守谢版》:“臣当以顽蒙,不闲职政。”《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卢□ 《逸史·李謩》:“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 李生 曰:‘某顽蒙,实不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顽蒙”是汉语中较为古雅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愚昧顽固且缺乏开化”。该词由“顽”与“蒙”两个语素构成:

  1. “顽” 本义为顽固、愚钝,《说文解字》释为“㹕(同顽),头㬅(音曼)也”,引申为不听从教化;
  2. “蒙” 原指草木初生的状态,《易经·序卦》载“物生必蒙”,后衍生出“蒙昧”“未开化”之意。

组合后的“顽蒙”常用于形容心智未开、固执愚钝的状态,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中“村野顽蒙,难与言理”即用此义。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但在研究古籍文献或方言表达时仍具学术价值。

引用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顽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特点,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顽蒙”由“顽”(固执、不易改变)和“蒙”(愚昧、迟钝)组成,形容人顽固迟钝、不易教导或开化的状态,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愿接受新观念或学习的人。

详细说明

  1. 性格特征
    指个体固执己见,思维迟钝,缺乏灵活性。例如《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对话:“某顽蒙,实不觉”,即自谦表示未能察觉错误。

  2. 历史用例

    • 汉代蔡邕在《巴郡太守谢版》中以“顽蒙”自谦,表示自己能力不足。
    • 唐代文献《逸史·李謩》中,李生用该词表达自己的迟钝和未能领悟问题所在。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教育、职场或家庭语境,描述难以沟通或教导的对象。例如批评学生“顽蒙不化”,或形容同事拒绝采纳建议。

补充说明

该词属于书面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典文献或特定修辞场合。近义词包括“冥顽”“愚钝”,反义词则为“聪慧”“通达”。

别人正在浏览...

白凤凰白肉百世之利杯币碧壶参检虿锋床架大好河山当家人东羌东真遁剑风雨桥福地洞天伏食抚掌告老还家官牧归藩害淋的韩康焊镴闳意妙指昏明箭头兼物浇风薄俗街上计偫剧路勘定口茄目瞠老废物亮度了断料柬买死妙彩抹黑魔障内寄生攀爬破散轻佾入破沈垫审求身势学事绩属性蛙鸣蚓叫晩米齆臭文化书社温席扇枕无作相似相溶规则小业冤下情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