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戶貫的意思、戶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戶貫的解釋

戶籍。因其上列鄉貫,故稱。《魏書·韓麒麟傳》:“往年校比戶貫,租賦輕少。臣所統 齊州 ,租粟才可給俸,略無入倉。”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别集·置士籍》:“欲自後舉始,行下諸路運司,牒州縣先置士籍。編排保伍,取各家戶貫,三代年甲,娶誰氏,兄弟男孫若幹之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戶貫指中國古代戶籍制度中登記的人口籍貫或戶籍所在地,是官府管理人口、征收賦稅的重要依據。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本義與制度内涵

  1. 戶籍歸屬地

    “戶”指家庭單位,“貫”為籍貫或出生地。合稱指民戶在官府登記的法定籍屬,包含居住地、家族信息及身份歸屬。隋唐推行“輸籍定樣”後,戶貫成為國家統計人口、分配土地(如均田制)的基礎。

  2. 行政管理的依據

    戶貫與徭役、賦稅直接挂鈎。例如唐代“租庸調制”要求民戶按籍貫所在地承擔賦役,戶籍遷移需經官府批準,違者稱“逃戶”,将受法律制裁。

二、曆史演變與功能

三、現代語境的使用

現代漢語中,“戶貫”一詞主要用于曆史研究或文獻解讀,指代古代戶籍制度中的籍貫登記屬性,日常已被“籍貫”替代。例如《中國曆史大辭典》釋義:“戶貫即戶籍所注之鄉貫”。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中國制度史》(呂思勉著)
  3. 《清史稿·食貨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4. 《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戶貫”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戶籍信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戶貫”指戶籍制度中記載的鄉貫信息,即家庭籍貫。其中“戶”代表家庭,“貫”表示籍貫的連貫性,合起來指戶籍登記中列明的居住地來源。

2.曆史背景與文獻出處

3.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行政管理和法律文書中,例如:

4.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資料(如)提到“戶貫”有“待客熱情”之意,這可能是将“戶貫”與“門戶開放”等成語混淆。權威文獻和詞典均未收錄此含義,建議以戶籍相關解釋為準。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用例,可參考《魏書》《癸辛雜識》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哀家案堵如故報表奔放畚輂秉圭竝舍唱拜晨凫陳農寵位吹動慈顔東邦獨甚發孽伽馬射線歸畝漢律後秦講宗嗟惋寂蔑九世之仇狷介之士俊邁柯舒老東西雷布糲藿流僻流質食物明察明晳岷江靡匜末簡衲客排閣千裡命駕圊廁輕羽讓祿人君沈博絕麗生燒士論事苗熟味孫武縧索同群頭哨萬壽無疆違法行為想似閑缺縣師弦月窗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