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流萍的意思、流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流萍的解釋

(1).漂蕩的浮萍。 唐 楊炯 《浮漚賦》:“觸流萍而欲散,礙浮芥而還連。”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十三:“苦竹垂檐難結實,流萍隨水欲生根。”

(2).常比喻漂泊無定的人生。 宋 蘇轼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詩:“赤子視萬類,流萍閲人寰。” 明 李贽 《詠古》:“今日若論真得失,此身曾是一流萍。” 清 顧炎武 《五十初度時在昌平》詩:“居然濩落念無成,隙駟流萍度此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流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漂蕩在水面的浮萍,如所述,浮萍隨水流動、居無定所的特性是其核心意象。

  2. 比喻義
    常用來比喻漂泊不定的人生狀态,強調無根基、無歸屬的境遇,如提到“形容人沒有根基、無穩定生活狀态”。

二、文學引用與延伸

  1. 詩詞中的意象
    唐代楊炯《浮漚賦》中“觸流萍而欲散”以浮萍的易散性暗喻人生無常;宋代蘇轼《送程七表弟知泗州》用“流萍閲人寰”表達對人生漂泊的感慨。

  2. 文人自喻
    明代李贽在詩中以“此身曾是一流萍”自述颠沛經曆,清代顧炎武亦用“隙駟流萍”形容時光飛逝與身世浮沉。

三、使用場景

  1. 描述生活狀态
    適用于形容職業、居所不固定的人群,例如:“他半生如流萍,輾轉各國謀生。”

  2. 情感表達
    可引申為對歸屬感的渴望,如詩句“流萍隨水欲生根”(唐孫華),暗含漂泊者對安定的向往。


例句參考:
“戰亂年代,百姓如流萍,今日不知明日栖身何處。”
(綜合引用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流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流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漂浮的草葉。它用來形容在水面上飄蕩的草葉,寓意着無常、無奈和無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流萍》這個詞的部首是“艹”,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流萍》一詞來源于《李白集》中的一首詩。在這首詩中,李白運用了“流萍”一詞來表達自己在人生的漂泊中的感慨和無奈。

繁體

《流萍》的繁體寫法為「流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流萍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寫法為「流坪」。

例句

這片湖面上漂浮着無數片流萍,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組詞

流萍飄忽、流萍漂浮、流萍無依

近義詞

漂蕩、漂浮、飄動

反義詞

紮根、穩定、固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