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暢而華美。常用以形容詩文、書法等。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至於 子美 ……掩 顔 謝 之孤高,雜 徐 庾 之流麗。” 宋 蘇轼 《次韻子由論書》:“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明史·李東陽傳》:“為文典雅流麗,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 郭沫若 《行路難》第二章:“主婦夫人很流麗地很清脆地說着。”
“流麗”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詩文、書法、音樂等藝術形式的風格特點,其核心含義為流暢而華美。以下是詳細解釋:
詩文創作
多用于評價詩文語言流暢且富有文采。例如唐代元稹評價杜甫作品“雜徐、庾之流麗”,指其融合了徐陵、庾信詩風的華美與順暢。
書法藝術
形容書法筆勢連貫且兼具美感。如蘇轼在《和子由論書》中寫道:“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強調書法剛柔并濟的特點。
音樂與設計
現代用法中,也可描述音樂旋律的悠揚(如“流麗的音樂”)或物品造型的優雅(如“流麗的線條”)。
古籍引用:
《明史·李東陽傳》提到其文風“典雅流麗”;宋代蘇轼以“流麗”形容書法剛柔并濟的意境。
現代例句: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應用案例,可參考漢典、詩詞解析等權威來源。
《流麗》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某種事物、文字、音樂等流暢、優美的表現形式。它的拼音為liú lì,常用于描寫優美的筆墨、曲調或形象等。
《流麗》這個詞由部首氵(三點水),加上右邊的 “裡”字組成。部首氵表示水,而“裡”字在這裡表示容器。
根據《康熙字典》,《流麗》一詞的總筆畫數為12。
《流麗》一詞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如唐代詩詞。它指的是文字、音樂或者其他藝術形式中流動的、優美的表達形式。
在繁體字中,《流麗》的寫法為「流麗」。
根據古代《說文解字》,《流麗》一詞的古代寫法為「流釐」。
以下是一些使用《流麗》這個詞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流麗》的詞語組合:
以下是一些與《流麗》意思相近的詞語:
與《流麗》意思相反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