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到園中嬉戲。《漢書·董仲舒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三:“ 董仲舒 三年不闚園,謂勤苦不遊嬉也。館中著庭有園,每會飯罷,輒相語曰:‘今日闚園乎?’”
關于“闚園”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闚園”指到園中嬉戲遊玩的行為,其中“闚”是“窺”的異體字,本義為暗中觀察,此處引申為短暫遊覽或分心遊玩()。
二、典故出處 該詞源自《漢書·董仲舒傳》記載的典故:董仲舒專心治學,“三年不窺園”,即三年未分心遊覽花園,體現其治學專注。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三中,文人反用此典調侃日常消遣,飯後常問“今日闚園乎?”()。
三、引申含義
四、相關詞彙
需注意:以上解釋主要基于古籍引用,但所參考的網頁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漢書》《老學庵筆記》原文或權威詞典進一步核實。
闚園(kuì yuá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闚(kuì)和園(yuán)。
闚的部首是門,總筆畫數為5。繁體字為闓。表示将門打開的動作,也引申為“開啟”、“打開”等意思。
園的部首是囗,總筆畫數為6。繁體字為園。表示庭院、花園等地方。
闚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的園林建築中,闚園指的是将園門打開,通常用來形容接待貴賓或普通客人的行為。
以下是《福建通志》中的一句古代例句:“千岩萬壑橫欄輩,闚園巧遇李太白。”意為“山川險峻阻擋着仙人,但打開園門,巧遇了李白。”
一些組詞: - 博覽園:指大型展覽會或園林。 - 迎賓園:指用來迎接客人的園林。 - 園藝:指園林設計和管理。 - 園牆:指園子周圍的圍牆。
一些近義詞: - 開門迎賓:表示熱情地歡迎别人。 - 開放園:指對公衆開放的園林。
一些反義詞: - 閉關:表示關閉自己,與外界隔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