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空的意思、二空的詳細解釋
二空的解釋
佛教語。人空與法空。即悟入無我、無法之理,以破煩惱障和所知障。《成唯識論》卷一:“今造此論,為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生解為斷二重障故。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 唐 王維 《故大德淨覺師碑銘》:“二空法外,何處進求;七覺分中,誰當決釋。” 趙殿成 箋注:“二空,人、法兩空也。” 章炳麟 《建玄宗教論》:“諸漏既盡,證得二空。是時種子既斷,此識復何所在,是故為説菴摩羅識。”
詞語分解
- 二的解釋 二 è 數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别的:二話。不二價。 兩 筆畫數:; 部首:二; 筆順編號:
- 空的解釋 空 ō 不包含什麼,沒有内容:空洞(a.沒有内容的;b.物體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話。空曠。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絕後。憑空(無根據)。真空(沒有任何東西)。 沒有結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無憑。
網絡擴展解釋
“二空”是佛教術語,指“人空”與“法空”,旨在破除對“我”和“法”的執着,從而消除煩惱與認知障礙。以下是具體解釋:
1.人空(我空)
- 含義:指在身心中不存在真實、恒常的實體(即“無我”)。佛教認為衆生誤認身心為“我”,而實際上這是因緣和合的結果,并無獨立自性。
- 作用:破除“煩惱障”,即因執着自我而産生的貪、嗔、癡等煩惱。
2.法空
- 含義:指一切現象(法)皆由因緣條件聚合而成,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例如物質、思想等均非獨立存在,而是依賴條件而生滅。
- 作用:破除“所知障”,即因執着現象為實有而産生的認知偏差。
核心思想
二空理論強調通過證悟“無我”與“無法”,達到解脫。如《成唯識論》提到:“若證二空,彼障隨斷”,即證得二空可斷除兩種障礙。這一概念在大乘佛教中尤為重要,尤其在唯識宗和中觀學派中被深入闡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佛教哲學中的具體經典或實踐方法,可參考相關佛學文獻或權威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空》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兩個空白”。該詞的部首是“二”和“空”,其中“二”是表示“兩個”的數詞部首,“空”是表示“空白”的意思,有時候也可以表示“無”的意思。《二空》這個詞的筆畫數目是5畫,其中“二”部分占2畫,“空”部分占3畫。
《二空》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特殊,它源自于一部古代文獻——《春秋左傳》。在《春秋左傳》中,有這樣一篇文獻《公元前647年栾國傳》,其中出現了“二空”的說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但在這個詞中,“二”和“空”的字形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二空》也有繁體字的寫法,即“貳空”。繁體字中的“貳”與現代簡體字中的“二”意思相同,表示數字“2”。而“空”部分的字形在繁體字中基本保持一緻。
下面是一些關于《二空》的例句:
1. 這張試卷中有兩個空白,你知道嗎?
2. 這本書的最後兩頁是空白的,可以用來做筆記。
一些與《二空》相關的組詞有:“二次空白”、“二空間”等。近義詞可以是“兩個空白”、“兩個空格”等。而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二空》相關。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