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肅烈的意思、肅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肅烈的解釋

肅穆威烈。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篤生我皇,奕世載聦;武則肅烈,文則時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肅烈”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感的合成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肅”本義為恭敬、莊重,《說文解字》釋為“持事振敬也”,《爾雅·釋诂》注為“敬也”,引申有嚴整、清冷之意。“烈”原指火勢猛,《說文》稱“火猛也”,後衍生出剛直、壯偉等義,《詩·商頌》有“如火烈烈”之喻。二字結合構成并列式複合詞,強化莊重剛毅的意象。

二、文獻釋義

該詞多見于曆史典籍:

1.《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載孫權語“公瑾雄烈,膽略兼人”,裴松之注引《江表傳》作“肅烈”以贊其威嚴剛毅的将帥風範;

2.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評漢碑“肅烈之氣溢于簡牍”,形容碑文風格莊重雄健;

3.清代《骈字類編》将其歸入“氣象類”,注為“嚴肅剛烈之貌”。

三、現代應用

當代語言使用中,“肅烈”多用于文學描寫或曆史評述,如描述英雄氣概(“肅烈如松柏”)、戰争氛圍(“秋風肅烈”)等語境,承載着對剛正威嚴特質的審美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肅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嚴肅莊重且帶有威嚴感的氛圍或狀态,常形容儀式、場合或人物氣質。該詞融合了“肅穆”的嚴謹與“威烈”的剛強,強調既無輕浮之感,又具震懾力。

二、詳細解釋

  1. 肅穆威烈
    由“肅”(恭敬、嚴正)和“烈”(剛猛、盛大)組合而成,既體現莊重感,又暗含威嚴氣勢。如三國曹植《責躬》詩:“武則肅烈,文則時雍”,形容帝王文武兼備的威儀。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正式儀式(如祭祀、典禮)、莊重場合(如重要會議),或刻畫人物剛正威嚴的形象。

三、出處與示例

四、注意事項

該詞屬書面語,日常使用較少,多見于文學作品或曆史描述中。需注意語境適配,避免誤用于輕松場合。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獻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百僚八字牙梳别外博通經籍蔔日曹國舅稱心滿願彫啄泛浩摩蒼鋒矢伏閤鋼闆鞈匝古裡甲好生狠揍鶴珠劃船黃壽丹皇樹歡睦睆然回極窖肥街猾子舊景潑皮九阡機械論魁礧子窺破浪費魯連子瞀瞑門籍門巷瑉石木室配流陪審制囚禁讓爵染古仁德三庫散雜擅厚聲名社祀實地十寒一暴師學睡衣鼠梨司令部佗志外欲王棘萬世不易微巧鰕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