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正之君主。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义法》:“虽有乱世枉上,莫不欲正人。”
“枉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枉上”指不正之君主,即行为或品德不符合正道的统治者。该词出自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仁义法》:“虽有乱世枉上,莫不欲正人”,强调即使君主自身不正,仍希望臣民保持正直。
构词解析
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批判性语境,如董仲舒借“枉上”表达对君主品行的规劝。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偶见于文学或学术讨论(如引用古籍或分析古代政治思想)。
相关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枉”的详细字义(如“矫枉过正”“枉驾”等用法),可参考汉典等权威字源解析。
枉上(wǎng shàng),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汇。它可以用作动词和形容词,意思是徒劳地爬上,或者枉费力气爬上。
拆分部首和笔画:枉(木字旁,5画)+ 上(一画)。
来源:《说文解字》中记载:“枉,劳也。从木旁,上亦从一,二音。设苦枉瘠也。”
繁体:枉上。
古时候汉字写法:无明显不同。
例句:他为了争取这个机会,枉上了满天的奔波。
组词:枉法、枉然、枉费、枉死、枉自。
近义词:徒劳、白费、枉然。
反义词:得偿、有所获、有所得。
安身之地瘢迹扁锉笔乘秉烛待旦部费冲降抽膘盗寇打渲灯草帝籍谛勘断井颓垣断菑夺席谈经独説反射角风教嘎巴脆格人光明行邮税瀚灏皇佐画蚓涂鸦简配蛟患娇面景印酒精久且隽资考终口札卖畚曝场强食靡角勤快岐岖器赏诠解睿睠三不朽散阵投巢生烹深窅折摇是古鼠辈厮抬厮敬思致桃花水贴徵亡是公香镫相伐鲜卉陷击仙姿玉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