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恪的意思、不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恪的解釋

不敬。《左傳·文公九年》:“卿不書,緩也,以懲不恪。”《漢書·叙傳下》:“怨咎若茲,如何不恪!” 顔師古 注:“恪,敬也。”《新唐書·陸贽傳》:“賞以存勸,罰以示懲,以懋有庸,以威不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恪”屬于古漢語中的複合否定詞,其核心含義為“不敬、不謹慎”,多用于描述對禮法、職責的怠慢态度。根據《漢語大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的釋義,該詞可拆解為以下三個層次:

  1. 基本釋義

    “恪”本義為“恭敬、謹慎”,《說文解字》釋其“敬也”。“不”為否定副詞,二者組合後構成“不恪”,直譯為“不恭敬、不恪守”,多指對規範或責任的違背。例如《尚書·盤庚》中“不恪厥職”即批評官員渎職行為。

  2. 出處與用法考證

    該詞多見于先秦典籍,屬書面雅言,如《禮記·表記》引孔子言“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敬讓以行,雖有過,其不甚矣。若夫不恪不忠,其罪大矣”,強調行為不敬的嚴重性。後世文獻如《宋史·職官志》亦用“不恪”指官吏失職。

  3. 現代語言演變

    現代漢語中“不恪”已退出口語體系,僅見于仿古文本或學術考據。其語義可對應現代詞彙“玩忽職守”“敷衍塞責”等,但語境更偏重禮制約束下的态度問題,而非單純行為過失。

網絡擴展解釋

“不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解釋

“不恪”指不守信用、不講道義,或表示不敬、不遵守規範和準則。其核心含義是違背約定或禮儀,缺乏尊重與責任感。

字源與構成

使用場景

古籍例證

  1. 《漢書·叙傳下》:“怨咎若茲,如何不恪!”(顔師古注:“恪,敬也。”)
  2. 《新唐書·陸贽傳》:“賞以存勸,罰以示懲,以懋有庸,以威不恪。”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左傳》《漢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步入不殺財帑材彥蠶漁幨幨差三錯四酬宴摧堅獲丑答和膽戰心慌打破迷關德高望尊冬蔥鈍重遏折風塵之聲風蹶勾留官布嗥鳴黑黶紅女白婆後驗槐衮逭死花田瓠梁架槽交蝕結膜炎嫉媢津沽攈綴慨傷狂進獵書六街鼓煤面棄命親策氣序山肴野蔌社會總供給市交恃衆手面束衽鼠鄉蜀雓逃荒挑穵同叔同性土種危殆窩囤鮮車健馬崤函小枉大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