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江濱。《呂氏春秋·本味》:“ 江 浦之橘, 雲夢 之柚。” 高誘 注:“浦,濱也。” 唐 岑參 《題金城臨河驿樓》詩:“忽如 江 浦上,憶作捕魚郎。” 唐 張說 《晦日》詩:“晦日嫌春淺,江浦看湔衣。”
(2).泛指江河。 北周 庾信 《謝趙王示新詩啟》:“藏之山巖,可使雲霧鬱起;濟之江浦,必當蛟龍繞船。” 唐 杜甫 《鷗》詩:“江浦寒鷗戲,無他亦自饒。” 明 高啟 《虎邱行次朱賞靜見寄韻》:“秋風今朝動江浦,掛席正是當年期。”
“江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江濱/江邊
指江河的岸邊,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呂氏春秋·本味》中“江浦之橘,雲夢之柚”,描述江邊生長的橘樹。
泛指江河
在更廣泛的語境中,也可代指江河本身。如北周庾信的詩句“濟之江浦,必當蛟龍繞船”,此處“江浦”即指江河水域。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中的完整例句或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呂氏春秋》、漢典等古籍及詞典來源。
江浦(jiāng pǔ)是一個地名詞,通常指南京市下轄的一個地區,位于長江北岸。
該詞的部首是水,筆畫數為8畫。
江浦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二王傳》中,形容晉文王時,曹操與關羽等在江漢一帶的戰鬥,其中提到了“欲乘舟江浦上疾追,摧香車發馬,原注江、浦之别,蘇、吳之間。”可見此時江浦已經被用作地名。
在繁體字中,江浦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江浦的字形與現在有所不同。其中,江的上半部分為“已”字,下半部分為“川”字;浦的上半部分為“毛”字,下半部分為“水”字。這種寫法是古漢字的一種形式。
1. 我們今天下午去江浦玩耍。
2. 江浦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
3. 春天來臨時,江浦的櫻花盛開。
江浦在組詞中可作為地名一部分,例如江浦路、江浦街、江浦公園等。
與江浦意義相近的詞語包括江畔、江邊。
江浦的反義詞可視上下文而定,例如江浦對岸、江浦的内陸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