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寝的意思、外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寝的解釋

(1).古代宮室之制,有正寝、内寝之别。正寝又叫外寝,為君主治事之所。《禮紀·内則》:“適子庶子見於外寝。”《魏書·高祖孝文帝紀下》:“依古六寝,權制三室,以 安昌殿 為内寝, 皇信堂 為中寝,四下(疑 四合殿 )為外寝。”

(2).中門外的房屋,治喪者所居。《儀禮·喪服》:“既練,舍外寝。始食菜果,飯素食,哭無時。” 鄭玄 注:“舍外寝於中門之外屋,下壘墼為之,不塗塈,所謂堊室也。” 晉 潘嶽 《楊仲武诔》:“ 德宮 之艱,同次外寝;惟我與爾,對筵接枕。”《宋史·隱逸傳上·李渎》:“嘗語諸子曰:‘山水足以娛情,苟遇醉而卒,吾之願也。吾将與爾永訣,爾輩當常在左右。’即設外寝,與諸子同處……頃之,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外寝是漢語中具有禮制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需從字源和古代禮俗制度兩個層面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的字義分解:"外"指方位詞,與"内"相對,表示空間或關系的表層;"寝"本義為卧息之所,引申為居處建築。二字組合後特指古代宗法制度中的特定建築空間。

在禮制語境中,外寝主要包含三重含義:①帝王處理政事的前殿,《禮記·喪大記》鄭玄注載"外寝,君之正寝也";②宗廟中供奉遠祖的側室,《儀禮·士喪禮》賈公彥疏稱"外寝謂中門之外屋";③相對于内寝(君主寝宮)的政務區域,清代朱彬《禮記訓纂》引孔穎達說解"外寝,路寝也,人君每日視事之處"。

該詞的語義演變呈現曆時特征。甲骨文時期"寝"已具宮室義,西周金文始見方位組合用法。至《周禮》成書年代形成制度術語,漢代經學家賦予其明确的禮制闡釋。現代漢語中,該詞多保留于曆史文獻研究及古建築學領域,如梁思成《中國建築史》(三聯書店,2011年修訂版)所述"外寝制度體現前朝後寝的營造法式"。

文化内涵方面,外寝承載着"内外有别"的禮制思想。《白虎通義·嫁娶篇》強調"外寝接賓客,内寝居女眷",這種空間劃分體現古代社會"男主外,女主内"的倫理秩序。故宮博物院官網故宮建築形制專題指出:"太和殿作為外寝核心,是明清帝王舉行大典的禮儀空間"。

網絡擴展解釋

“外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一、基本釋義

  1. 古代宮室的正寝(君主理政之所)
    古代宮室制度中,分為正寝(外寝)和内寝。正寝是君主處理政務的場所,如《禮記·内則》記載“適子庶子見於外寝”,《魏書》也提到外寝為君主權制三室之一。

  2. 治喪者的居所
    指中門外的房屋,用于守喪期間居住。例如《儀禮·喪服》提到“舍外寝”,鄭玄注解為“中門之外屋”,晉代潘嶽的《楊仲武诔》和《宋史》中均有相關用例。

二、補充說明

建議進一步查閱《禮記》《儀禮》等古籍,或權威曆史辭典以獲取更詳細的制度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貝面備名帛子步欄池館窗帷儲集詞窮理絕悴民大款釣戶地久天長定性端詳圪墶歌拍公移光明洞徹顧忌含含回湍劫石晶琅琅荊荼金瘍九傷救星曠瀁苦命牢房亮察令顯臨止離身啰巷拽街免疫命臣侔尊甯歲盼盼茶茶遷民凄凄崎岖器志屈客驅忙入不敷出珊瑚蟲生妻熟悉松變天苞團衫妄談禍福微管無賴子瑕颣相怨消落小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