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族的意思、土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族的解釋

(1). 中國 少數民族之一。在民族形成過程中主要與吐谷渾、蒙古諸族有淵源關系。人口十五萬餘。分布在 青海 互助 、 民和 、 大通 、 樂都 及 甘肅 天祝 、 蘭州市 等地。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通漢語,用漢文。多信喇嘛教。

(2).世代定居本土的民族。 梁啟超 《中國史叙論·人種》:“其一 苗 種,是 中國 之土族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土族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需從民族學和曆史學兩個角度分别闡釋:

一、民族學概念 土族特指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縣及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以農業為主,有本民族語言”[參考: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根據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資料,土族使用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土族語,同時通用漢文,其傳統節日“納頓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參考:中國政府網民族事務專欄]。

二、曆史學概念 古代文獻中“土族”指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門閥世族。《中國大百科全書·曆史卷》記載,該群體通過九品中正制壟斷仕途,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社會結構[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唐代劉知幾在《史通·邑裡》中提及“土族”與“庶族”的對立,反映出當時的社會階層分化現象[參考:中華書局《史通》校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

“土族”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含義,以下從民族定義、文化特征、曆史淵源等角度綜合解釋:

一、民族定義

  1. 基本概況
    土族是中國官方認定的少數民族之一,2020年人口約28.9萬,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及新疆等地。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通用漢文、藏文,1979年創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族文字。

  2. 族稱來源
    “土族”是漢語稱謂,本民族自稱“蒙古勒”(意為蒙古人),藏族稱其為“霍爾”。其族源尚無定論,學術界多認為與古代吐谷渾、蒙古族有淵源。

二、曆史文化

  1. 傳統生活
    早期以畜牧業為主,擅長養羊,後逐漸轉向農業,種植小麥、青稞等。保留獨特的耕作工具,如“拐子”收割莊稼。

  2. 文化特色

    • 節日:納頓節(慶豐收)、擂台會、丹麻戲會。
    • 藝術:喜愛“花兒”民歌、花鼓舞,樂器以胡琴、馬頭琴為主。
    • 服飾:女性服飾以繡花高領為特色,色彩豔麗。
  3. 宗教信仰
    早期信仰多神教,元明後普遍信奉藏傳佛教,部分保留道教元素。

三、社會與語言

  1. 社會結構
    傳統以家族和部落為單位,重視男女平等,女性可擔任重要職務。

  2. 語言特征
    土族語包含藏語、漢語借詞,如宗教詞彙多借自藏語,生活詞彙多借自漢語。

四、其他語境含義

在漢語成語中,“土族”可比喻保守、守舊的人群,但此用法與民族定義無關。需注意與“土家族”區分,後者是另一獨立民族,自稱“畢茲卡”。

參考資料

更多詳細數據可參考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官方資料()及《中國少數民族史》()。

别人正在浏覽...

骜嚣鮑氏骢編廛鄙斥擯斥才高行潔參與钏镯棰革詞魔存奬颠敗帝策福惠附設高樓寨之戰高羅工蟻過狀懷惡黃王夥頤奬助交宮狡數汲長己亥雜詩計盡力窮酒排間決無刊章寇萊公庫莫奚旄羽腜腜門隙謀生内家旁門邪道蟠纡品字封氣量清韻栖偃繞溜人丹人傑撒野勝負帥甸通算頹弛徒食圩子五罰鄉導相看象蛇鄉紳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