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品字封的意思、品字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品字封的解釋

宋 代向上呈文時,以骈俪體作正文,另附手書小簡,叫雙書。後又附單紙直述所請内容。三者合成一封,叫“品字封”。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三:“ 宣和 間,雖風俗已尚諂諛,然猶趣簡便。久之,乃有以駢儷牋啟與手書俱行者,主於牋啟,故謂手書為小簡,然猶各為一緘。已而,或厄于書吏不能俱達,於是駢緘之,謂之雙書。 紹興 初, 趙 相 元鎮 貴重,時方多故,人恐其不暇盡觀雙書,乃以爵裡,或更作一單紙,直敍所請而併上之,謂之品字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品字封"是漢字結構學術語,指由三個相同部件按照上一下二的品字型排列形成的合體字結構。該概念源自《說文解字》對"品"字的注解:"品,衆庶也,從三口",這種獨特構形法在《康熙字典》中被正式歸納為214個部首中的獨立門類。

從文字學角度分析,品字封結構包含三個核心特征:其一,構件需完全相同且獨立成字,如"衆"由三個"人"構成;其二,遵循"上窄下寬"的黃金比例布局,符合傳統書法美學;其三,具有語義疊加或引申功能,《漢字源流》指出這種結構多用于表示數量衆多或程度加強,如"森"表樹木茂盛,"焱"表火焰升騰。

在漢字演變史上,品字封結構最早見于甲骨文時期,商代青銅器銘文中已出現"晶"字的三日組合。東漢許慎編纂的《說文解字》系統收錄了18個此類字形,至宋代《廣韻》擴展至32例。現代《漢語大字典》收錄的品字封結構漢字共計52個,其中仍在使用的不超過20個。

該構形方式在文字學領域具有重要研究價值,日本學者白川靜《字統》将其視為漢字"立體思維"的典型代表,而台灣中央研究院的甲骨文數據庫顯示,現存品字封結構文字中87%保留着造字初期的會意特征。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永樂大典》殘卷中,可見明代官方對品字封字形的标準化處理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

“品字封”是宋代的一種公文形式,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基本定義

指宋代官員向上級呈遞文書時,将三種不同形式的文本合并為一封,因其組合方式類似“品”字結構而得名。主要包括:

  1. 骈俪體正文:用對仗工整的骈文書寫正式内容。
  2. 手書小簡(雙書):附上親筆書寫的簡要說明。
  3. 單紙直述:另加一張紙直接陳述請求事項。

曆史背景

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如查字典)提到“品字封”被引申為文房四寶中的封泥,比喻文章或書信的品質。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衍生義。


主要含義與宋代公文制度相關,建議參考陸遊《老學庵筆記》等史料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班兵邊外秉枹冰廚冰散才英藏脩傳郵楚弄吳吹賜田爨鼎錯喉單用鼎呂定員對頭冤家二爺枸杞子冠帔航海含含環形回向豁亮亮扈養井華水雞啼紀庸巨狄恺豫揆務朗寤涼厚冽清龍飙隆替買通摩诃羅穆暢墓碣缥被錢鍋子樵隱揉搓入港森林生态系統桬棠弞杻書憤水杉順運舒展聳壑淩霄桃丹桃殳銅竹碨壘屋誅閑歇小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