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别室;離宮。《孟子·萬章下》:“ 舜 尚見帝,帝館甥於貳室。” 趙岐 注:“副宮也。”
(2).借指女婿在女家的居室。 明 張來儀 《敕賜滁陽王廟碑》:“惟我皇上,奮布衣,提一劍而起,外無尺土一民之助,而王能脫危難,識潛微,納于貳室,授以兵柄,慨然不少吝惜。” 清 黃宗羲 《外舅廣西按察使六桐葉公改葬墓志銘》:“餘在公貳室,數與公争論。”
(3).側室,妾。 元 鄭禧 《春夢錄》:“獨令乳母來觀,且逑女喜之意,欲雖居貳室,亦不辭也。” 明 吳承恩 《封通議大夫太常寺卿雙松丁公墓志銘》:“次即 士良 ,太學生,貳室 朱 出也。”
“貳室”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分析。以下是詳細解釋:
别室/離宮
指帝王或貴族用于臨時居住的副宮或别院,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孟子·萬章下》記載“帝館甥于貳室”,趙岐注為“副宮也”。
女婿在女家的居室
古代稱女婿為“甥”,“貳室”可借指女婿在女方家中的住所,體現傳統婚姻文化中的居住安排。
側室/妾
引申為家庭中的次要居室,後也代指妾室。這一用法反映了古代社會家庭結構的等級性。
需注意“二室”(èr shì)與“貳室”不同,前者專指嵩山的太室山與少室山,如唐代王維詩中“閉門二室下”即指此義。
“貳室”的常見含義聚焦于空間屬性(副宮、居室)和社會關系(女婿、妾室),而作為成語的用法較為特殊。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避免與“二室”混淆。
貳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二間房”。它由兩個部首組成,貝部和室部。貝部表示貝殼的形狀,室部表示住所、房間。貳室共有6畫。
貳室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在古時候,漢字書寫的形式不同于現在。繁體字是傳承了古代漢字書寫形式的一種書寫方式,因此貳室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貳室。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貳室在古代的寫法為“貳室”,其中“貳”表示“二”、“室”表示“房間”,整體意思為“兩間房”。這是古代人們描述房間數量的方式之一。
1. 我家有一個貳室的公寓。
2. 我們去看了一個貳室一廳的出租房。
貳室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不同的詞組,例如:
1. 貳室貳廳:兩個卧室和兩個客廳的房間。
2. 貳室一廳:兩個卧室和一個客廳的房間。
3. 貳室貳衛:兩個卧室和兩個衛生間的房間。
貳室的近義詞可以是“兩個房間”,反義詞可以是“一間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