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拖泥帶水的意思、拖泥帶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拖泥帶水的解釋

[messy;sloppy;slovenly;drag through mud and water] 形容在泥濘道路上行走的狀貌。比喻辦事拖沓不爽快或語言不簡明扼要

詳細解釋

(1).形容在泥濘道路中行走的狀貌。 宋 楊萬裡 《竹枝歌》:“知儂笠漏芒鞋破,須遣拖泥帶水行。”《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卻説 陳大郎 在下處呆等了幾日,并無音信。見這日天雨,料是婆子在家,拖泥帶水的進城來問箇消息,又不相值。”

(2).比喻辦事不幹脆利索或語言不簡明扼要。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語貴脫灑,不可拖泥帶水。” 清 馮班 《鈍吟雜錄·嚴氏糾缪》:“按禪家言死句活句,與詩法全不相涉也。禪家當機煞活,有時提倡,有時破除,有時如擊石火閃電光,有時拖泥帶水。” 沙汀 《祖父的故事·退佃》:“賭咒發誓要認真實施,不準有一點拖泥帶水。”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八章:“他說話總像錘子打釘子一樣,幹脆、利爽,從不拖泥帶水、咬字不清或含意不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拖泥帶水”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比喻說話、做事不幹脆利落,含混不清或猶豫不決。例如,處理事務時反複糾纏細節,或表達觀點時冗長繁瑣,均可用此成語形容。

2.詞源與演變

3.使用場景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例句參考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拖泥帶水”從禅宗語境到現代用法的演變,始終圍繞“不簡潔”的核心意義展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拖泥帶水

「拖泥帶水」是一個常見的漢語詞組,用來形容做事情拖延、磨蹭,不幹淨利索,缺乏效率。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拖泥帶水」這個詞由四個字組成。其中:
- 「拖」字,部首是「手」,總共有8畫;
- 「泥」字,部首是「水」,總共有8畫;
- 「帶」字,部首是「巾」,總共有8畫;
- 「水」字,部首是「水」,總共有4畫。

來源

「拖泥帶水」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有趣。原本它是形容水牛在河裡耕地的場景,因為水牛在拖着犁時,會攪動河底的泥巴,水流也會帶出一些淤泥。這個詞後來被引用到人的行為上,用來形容某人做事情拖拖拉拉,不幹脆。

繁體

「拖泥帶水」的繁體寫法為「拖泥帶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拖泥帶水」這個詞的字形和現代略有不同:
- 「拖」字在古代會寫作「托」或「屠」;
- 「泥」字在古代會寫作「爾」或「者」;
- 「帶」字在古代會寫作「貣」或「帶」;
- 「水」字在古代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以下是「拖泥帶水」這個詞的例句:
- 他這個人辦事總是拖泥帶水,讓人很不耐煩。
- 這個項目本來隻需要一周完成,結果被他拖泥帶水拖了一個月。
- 我的老闆總是拖泥帶水,決策力非常差。

組詞

與「拖泥帶水」相關的組詞有:
- 拖延、磨蹭、廢話連篇、拖拖拉拉。

近義詞

與「拖泥帶水」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 拖拉、敷衍、遲疑、偷懶。

反義詞

與「拖泥帶水」相反的詞是:
- 高效、爽快、幹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