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鬥的意思、才高八鬥的詳細解釋
才高八鬥的解釋
[of great literary talent] 《南史》形容曹子建文才出衆,天下文才總共一石,他自己占了八鬥。後世以此喻才智高超者
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平妖傳》
詳細解釋
宋 無名氏《釋常談·八鬥之才》:“文章多謂之八鬥之才, 謝靈運 嘗曰:‘天下才有一石, 曹子建 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後因以“才高八鬥”形容富于文才。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偕計》:“不佞姓 蘇 ,名 軾 ,字 子瞻 , 眉州 眉山 人也。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再生緣》卷一:“學富五車真不假,才高八鬥果非輕。” 陳國凱 《代價》:“可是對那些和他一樣,對美術一竅不通的客人,他則大談古往今來的詩畫名幅了,往往使人肅然起敬,覺得 丘建中 确實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
詞語分解
- 才的解釋 才 (③④纔) á 能力:才能。口才。這人很有才幹。 指某類人(含貶義):奴才。蠢才。 方,始:昨天才來。現在才懂得這個道理。 僅僅:才用了兩元。來了才十天。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八鬥的解釋 見“ 八鬥才 ”。
網絡擴展解釋
“才高八鬥”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來形容人文才極高、學識淵博。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cái gāo bā dǒu
- 結構:主謂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賓語。
- 原義:特指三國時期曹植(曹子建)文才出衆,天下文才共一石(十鬥),他獨占八鬥。
- 引申義:現泛指人極有才華,常用于文學、藝術等領域。
二、出處與典故
- 曆史來源:
出自南朝宋《釋常談·鬥之才》和《南史·謝靈運傳》。謝靈運曾評價:“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分一鬥。”
- 典故背景: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以《洛神賦》《七步詩》等作品聞名,其才華被後人視為典範。
三、用法與例句
- 語法功能:多用于褒義語境,可搭配人物或成就,如“他學富五車,才高八鬥”。
- 例句:
- 左宗棠才高八鬥,但器量狹窄。(《曾國潘》引用)
- 蘇轼被贊“學富五車,才高八鬥”。(《金蓮記》記載)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學富五車、才華橫溢、博學多才。
- 反義詞:才疏學淺、不學無術。
五、補充說明
- “八鬥”的誇張性:古代用“八鬥”極言才華之高,屬文學修辭,并非實際度量。
- 適用範圍: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口語中較少使用。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南史·謝靈運傳》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才高八鬥》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某人的才能非常高超。下面是一些與《才高八鬥》相關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才高八鬥》的拆分部首是手,入筆畫數為12。
來源:這個詞組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史記》,其中記載着魏國時期的高人才士多達八百人,而他們的才能都非常卓越。所以人們用“才高八鬥”這個詞組來形容絕頂聰明、才智卓越的人。
繁體:才高八鬥(繁體字:才高八鬥)。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典籍中使用的《才高八鬥》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最常見的寫法是“才高八鬥”。
例句:他是個才高八鬥的天才,無論是學習還是創作都極為出色。
組詞:才能、高超、八百人、絕頂聰明。
近義詞:才藝出衆、才華橫溢、才思敏捷。
反義詞:無才無為、平庸無能、一無是處。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有更多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