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對鴛鴦。常用以比喻夫妻。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尒朱氏墓志銘》:“偃松千古,無寡鶴之悲;文梓百尋,還見雙鴛之集。” 倪璠 注引《列異傳》:“ 宋康王 埋 韓馮 夫婦,宿昔文梓生,有鴛鴦雌雄各一,恒栖樹上,聲音感人。” 宋 高觀國 《玉樓春》詞:“棹沉雲去情千裡,愁壓雙鴛飛不起。”
(2).指女子的一雙繡鞋。 宋 吳文英 《風入松》詞:“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宋 李演 《醉桃源》詞:“雙鴛初放步雲輕,香簾蒸未晴。”
“雙鴛”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uāng yuā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基本含義
指一對鴛鴦鳥,因鴛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忠貞不渝的夫妻關系,故“雙鴛”常用于比喻感情深厚、相依相伴的伴侶。
例如:宋代高觀國《玉樓春》中“愁壓雙鴛飛不起”,即以“雙鴛”暗喻夫妻情深卻被迫分離的哀愁。
文化背景
該意象源自古代傳說,如《列異傳》中韓馮夫婦殉情後化為鴛鴦的故事,強化了“雙鴛”作為夫妻象征的寓意。
引申含義
在詩詞中,“雙鴛”也代指女子的一雙繡鞋,多用于婉約風格的作品。
例如:宋代吳文英《風入松》中“惆怅雙鴛不到”,即以“雙鴛”暗示女子未至,留下寂寥意境。
文學用法
這種用法常通過借代手法,将繡鞋與女性形象關聯,增強詩意美感,如李演《醉桃源》中“雙鴛初放步雲輕”描繪女子輕盈步态。
“雙鴛”兼具自然意象與文化隱喻,既可表達夫妻情深的理想狀态,也能在文學創作中婉轉指代女性相關事物。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雙鴛》是一個由雙拼音字組成的詞,字面意思是“兩隻鴛鴦”。鴛鴦是一種象征着美滿婚姻和恩愛的鳥類,因此,《雙鴛》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夫妻情深、恩愛甜蜜的關系。
《雙鴛》的拆分部首是“鳥”和“青”,其中,“鳥”表示與鳥相關的事物,而“青”表示顔色。根據拆分部首,我們可以聯想到與鳥和顔色有關的其他字詞。
《雙鴛》的拆分筆畫為10畫,其中“雙”部分的筆畫為2畫,“鴛”部分的筆畫為8畫。
《雙鴛》這個詞并沒有準确的來源,它可能是在某些文學作品中首次出現的。在繁體中,《雙鴛》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與其他一些字不同,《雙鴛》的古代寫法與現代沒有明顯的差異。
1. 他們是一對美滿的雙鴛鴦,相互依偎,共同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
2. 這對雙鴛鴦是我們的楷模,他們的愛情故事令人感動。
可以通過與《雙鴛》有關的詞彙,來組成其他詞彙,例如:“鴛鴦湖”、“鴛鴦蝴蝶”、“鴛鴦鍋”等。
近義詞:夫唱婦隨、相敬如賓、恩恩愛愛。
反義詞:不和諧、冷漠無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