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跋膝的意思、跋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跋膝的解釋

古樂器名。《新唐書·禮樂志十二》:“《雲韶樂》有玉磬四虡,琴、瑟、築、簫、篪、籥、跋膝、笙、竽皆一。” 唐 李賀 《申胡子觱篥歌》“誰截太平管” 王琦 彙解引《文獻通考》:“太平管形如跋膝而九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跋膝”為漢語中罕見用詞,目前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收錄。從構詞法角度分析,“跋”本義指足部行走艱難(《說文解字》釋為“蹎跋也”),引申為跋涉、跋扈等義項;“膝”指人體關節部位,二者組合後可能指代與腿部動作相關的特殊狀态。該詞在《敦煌變文字義通釋》等古籍考釋文獻中偶見用例,或為古代方言中對“跛足屈膝”動作的特定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可能存在傳抄過程中的字形訛誤。部分學者在《近代漢語疑難詞考釋》中提出,“跋膝”或為“跋㬿”的異體寫法,後者指古代車馬部件名稱,與人體部位無關。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進行考辨,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方言》期刊近年相關考據論文。

網絡擴展解釋

“跋膝”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區分:

  1. 古樂器名稱(主要含義) 見于《新唐書·禮樂志》和唐代李賀的詩注,是唐代《雲韶樂》中的一種吹奏樂器。形制類似“太平管”,有九孔,常與琴、瑟、笙等合奏。該含義在曆史文獻中有明确記載,屬權威解釋。

  2. 形容行走困難(存疑或罕見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拆解為“跋”(行走困難)+“膝”(膝蓋),組合成形容詞,用于描述老年人腿腳不便的狀态。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佐證,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讀,需謹慎使用。

建議: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優先采用“古樂器”釋義;若現代使用形容行動不便,宜備注說明來源存疑。具體可參考《新唐書》或《文獻通考》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華華半球闆樁北宿豳籥逼熟逞法宸居吃不清川土鋤功刍糧唇喙倒睨等閑視之釣戶低亞鬥筲凡韻發照肺動脈分隔風姨官塘大路寒儉花燈惶遽黃湯淡水晦誦烜耀溷雜焦腐解寒濟苦憐貧錦服今月古月久生君子樹舉債寇境口體禮文龍輴旅農麻命面面相覩密拶拶鷗汀千裡骥旗警區霿任保石谼適體伺舋思子台圍繞窩刀憢悍洗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