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昏愚的意思、昏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昏愚的解釋

(1).糊塗而愚蠢。《舊五代史·晉書·李從溫傳》:“後以多畜駝馬,縱牧近郊,民有訴其害稼者, 從溫 曰:‘若從爾之意,則我産畜何歸乎?’其昏愚多類此也。” 宋 歐陽修 《胡先生墓表》:“先生為人師,言行而身化之,使誠明者達,昏愚者勵,而頑傲者革。”《醒世恒言·薛錄事魚服證仙》:“非關喜裡乍昏愚; 莊周 曾作蝶, 薛偉 亦為魚。” 蔣光慈 《鄉情》詩:“我鄉的農民也有點興起,他們不如從前那般的昏愚。”

(2).指昏愚之事或人。《舊唐書·元行沖傳》:“聖皇纂業,耽古崇儒,高曾規矩,宜所修襲,乃制昏愚,甄分舊義。” 清 戴名世 《朱翁詩序》:“以 子美 之才氣……而時時步庸人之後塵,分昏愚之一飽,豈不痛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昏愚”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hūn yú,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糊塗而愚蠢
    指人思維遲鈍、缺乏判斷力或不明事理的狀态。例如《舊五代史》記載李從溫因縱容牲畜毀壞農田卻反問百姓“我産畜何歸乎”,被評價為“昏愚多類此”。
    宋代歐陽修在《胡先生墓表》中亦提到“使誠明者達,昏愚者勵”,強調教育對愚昧者的引導作用。

  2. 指昏愚之事或人
    可泛指愚昧的行為或這類人本身。如清代戴名世批評某些文人“分昏愚之一飽”,暗指其追求淺薄利益。


二、使用場景與延伸


三、例句參考

  1. “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者,雖昏愚之至,皆可漸磨面進。”
  2. “痛夭枉之幽厄,惜墜學之昏愚。乃博采群經。”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詞典釋義及文學用例,如需進一步查閱,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2、6、9)。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昏愚》的意思

《昏愚》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智力低下、思維遲鈍、糊塗愚蠢的狀态或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昏愚》的部首是日字旁,部首筆畫數為4畫。

來源

《昏愚》是由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沒有特定的來源。

繁體

《昏愚》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昏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昏愚的寫法沒有明顯差異。

例句

1. 他的行為舉止總是顯得很昏愚,一點都不懂得分寸。

2. 這個決定太昏愚了,完全沒有考慮到後果。

組詞

昏愚症、昏愚無知、昏愚行為

近義詞

愚笨、癡呆、蠢

反義詞

聰明、機智、智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