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鬥書的意思、科鬥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鬥書的解釋

科鬥文字。《西京雜記》卷四:“ 滕公 使士卒掘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槨, 滕公 以燭照之,有銘焉,乃以水洗寫其文,文字皆古異,左右莫能知,以問 叔孫通 , 通 曰科鬥書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穀水》:“ 魯恭王 得 孔子 宅書,不知有古文,謂之科鬥書,蓋因科鬥之名,遂效其形耳。” 唐 谷神子 《博異志·敬元穎》:“其鏡背有二十八字,皆科鬥書。” 宋 陸遊 《作盆池養科鬥數十戲作》詩:“未聽兩部鼓吹樂,且看一編科鬥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科鬥書(又稱“科鬥文”“科鬥篆”)是中國古代文字的一種特殊形式,其名稱與書寫特點、曆史背景密切相關。以下為綜合解釋:

1.基本定義

科鬥書是周代至漢晉時期使用的古文字,屬于篆字的手寫體變體。其名稱源于字形特征:起筆粗重、收筆纖細,狀似蝌蚪(“科鬥”即蝌蚪的古稱)。

2.書寫特點與技術成因

3.曆史記載與文獻佐證

4.與其他古文字的關系

5.學術争議與演變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案例或字形對比,可參考《尚書贊》《西京雜記》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科鬥書的意思

《科鬥書》是指一本内容廣泛、涵蓋多個學科的書籍。它包含了豐富的知識和信息,以滿足讀者的學習和研究需求。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科鬥書》由兩個漢字組成:

科 (kē):部首是禾,總筆畫數是9。

鬥 (dòu):部首是鬥/斤,總筆畫數是2。

來源

《科鬥書》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對于書籍的廣泛使用和龐大的知識體系的描述。

繁體

《科鬥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科鬥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有一些與現代不同的寫法。例如:

科字的古代寫法為「禾鬥」,表示禾谷的鬥量;

鬥字的古代寫法為「斚」,表示木鬥的形狀。

例句

這本書是一部真正的《科鬥書》,内容包羅萬象,適合不同的讀者。

組詞

科學、科技、科普、鬥争。

近義詞

百科全書、全書、彙編、辭書。

反義詞

單一專題書、小冊子、簡單分類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