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留的诗文。 唐 方干 《过朱协律故山》诗:“残篇续《大雅》,稚子托诸生。”
“残篇”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指残留的诗文或未完成的文章,通常指因年代久远、损毁等原因导致内容不完整的文字作品。
多用于文学、历史领域,描述古籍、诗词等因时间或保存问题导致的残缺状态,带有对文化遗存惋惜或追思的意味。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或诗文注解类来源。
《残篇》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不完整或残缺的书籍、文章或文字。它可以用来形容因为某种原因丧失了完整性、缺少了部分内容或严重损毁的文献。
根据《康熙字典》的字形编码,可以将汉字“残”拆分为“歹”(部首)和“㐅”(笔画),其中“歹”表示坏恶、死亡等意思,而“㐅”则是一个具体的笔画。
《残篇》一词的来源比较宽泛,可以用来形容古代或现代文献中的残缺或缺失部分。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可以追溯到唐代,如《新唐书·薛逢》中有“保管残篇的孤魂”之句。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常用来描述因为某种原因缺少了重要信息的文字。
在繁体字中,“殘篇”是“残篇”的繁体写法。
根据《康熙字典》,古时候的汉字“残”有多种写法,如“殘”、“殎”、“残”等。这些写法在形状和细节上有所不同。其中,“殎”为古代较常见的形式,汉代有使用过。
1. 他已读了很多书,但只看到了有关这段历史的残篇。
2. 考古团队在这个古墓中发现了一些残篇,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文化和生活。
1. 残缺不全
2. 残卷
3. 残稿
4. 遗失文献
5. 文字残片
1. 残片
2. 残篇
3. 残卷
4. 残余
5. 残缺
1. 完整
2. 完稿
3. 全部
4. 完备
5. 完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