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廉正直。《國語·晉語八》:“夫 陽子 行廉直於 晉國 ,不免其身,其知不足稱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續資治通鑒·宋仁宗天聖四年》:“大小職官,有貪暴殘民者立罷,終身不録。其不能廉直,雖處重任,亦代之。” 清 王先謙 《彭秋士息庵翁傳》:“﹝ 息庵 ﹞為人廉直,非禮法不行不語。”
(2).廉價。 宋 何薳 《春渚紀聞·貢父馬谑》:“我初幸館閣之除,不謂俸入不給桂玉之用,因就廉直,取此馬以代步。”
“廉直”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廉”(廉潔)和“直”(正直)組合而成,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清廉無私且行為正直。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等文獻來源。
廉直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表示一個人正直、清廉的品德和行為。
廉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 "廣" 偏旁,右邊是 "犬" 偏旁。總共有7畫。
廉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幹将與莫邪的故事。據傳,幹将精通鑄劍之道,莫邪善于煉丹。一天,幹将在煉劍時,發現他鑄造出的劍柄上有一個缺口。他非常憤怒,決定找到鑿劍坊的主人問個明白。鑿劍坊主人見到幹将怒不可遏,感到非常害怕,連忙給幹将賠禮道歉。于是幹将正直的品質和行為被人們稱之為 "廉"。
廉字的繁體寫法為 "靈"。
古代漢字寫法中,廉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在甲骨文中,廉字的形狀像是一個人俯身行走的樣子,形象地表達了廉直的意思。
1. 他一直以廉直著稱,從不接受賄賂。
2. 領導對他的廉直和無私非常贊賞。
1. 廉政:指廉潔公正的政治行為。
2. 廉潔:指不貪污受賄、清正廉明的品質。
3. 廉價:指物品價格低廉、不昂貴。
1. 正直:指态度堅定、言行合一的品德。
2. 清廉:指清白無私、不貪圖私利。
貪腐:指腐敗貪污、不廉潔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