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誓詞的意思、誓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誓詞的解釋

[oath] 起誓的言詞,誓言

入黨誓詞

詳細解釋

亦作“ 誓辭 ”。1.誓言。 唐 李翺 《釋懷賦》:“昔誓詞而約交兮,期共死而皆居。”《清史稿·穎毅親王薩哈璘傳》:“翌日, 薩哈璘 集諸貝勒于朝,書誓詞以進。”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納款》:“按史傳有納欵之言,據此,則欵乃誓辭,實有所納也。”《詩刊》1978年第1期:“要努力為生固然難,要努力為死又何嘗容易,一個革命者必須參透生與死的關系。這是共6*6*黨人的誓辭!”

(2).古代約束告戒将士的言辭。 郭沫若 《今昔集·論古代社會》:“《書經》所載的,大都是诰詞、誓詞,屬于皇家的東西。”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誓詞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誓詞是漢語詞彙中具有莊重承諾性質的固定語言形式,其核心内涵可從三方面闡釋:

一、詞義構成 "誓"字本義為出征前告誡将士的嚴肅言辭(《說文解字》釋"誓,約束也"),"詞"指成系統的語言單位,組合後特指通過規範語言形式作出的鄭重承諾。在現代漢語中,其定義發展為"正式場合中表示決心、承擔責任或遵守約定的規範化言辭"(參考《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二、結構特征

  1. 程式化句式:多采用"我宣誓""謹此立誓"等引導語(《漢語語用學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2. 四字格運用:常見"恪盡職守""矢志不渝"等凝練表達(《漢語修辭格辭典》,商務印書館,2020)
  3. 時空限定:通常标注"自今日起""終身遵守"等時間狀語(《法律語言學導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7)

三、功能分類 根據《中華禮儀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記載,主要應用于:

  1. 制度性宣誓:如公務員就職誓詞、入黨誓詞
  2. 契約性承諾:包括婚誓、結拜誓約等民間儀式
  3. 約束性宣言:學術誠信誓言、保密承諾等專業領域

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标注為"莊重文體",其語義強度顯著高于普通承諾,具有法律效力或道德約束力的雙重屬性。

網絡擴展解釋

誓詞是表達鄭重承諾或決心的正式言辭,具有莊重性和約束力。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核心定義 指在特定場合通過宣誓形式作出的嚴肅承諾,常見于法律、政治、宗教及儀式場景。例如入黨誓詞、法庭證詞宣誓等,具有法律效力或道德約束力。

二、曆史淵源

  1. 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社會,通過向神靈或權威宣誓來約束行為(如《書·湯誓》記載的軍事誓言)。
  2. 發展:從宗教儀式擴展到法律體系,成為現代司法程式的核心環節。

三、主要特征 •形式規範:固定文本結構,如"我宣誓..."開頭 •法律效力:作僞證将承擔法律責任 •場景莊重:常見于入職、婚禮、就職典禮等儀式

四、分類應用

  1. 司法誓詞:法庭證詞、公職人員就職
  2. 組織誓詞:政黨/團體成員的忠誠承諾
  3. 儀式誓詞:婚禮誓言、學位授予宣誓
  4. 曆史誓約:古代軍事盟誓(如《清史稿》記載的貝勒盟誓)

五、語言特點 多采用排比句式增強感染力,如"忠于...,維護...,履行..."的結構,配合右手舉拳等儀式動作強化嚴肅性。

别人正在浏覽...

安所阿師操場逞露傳感器出産觸發器釘铛東班凍九堆雲煩急分子量幹劉高鐵關白官閣桂客航迹鎬宴橫道紅顔薄命虎勢牋花驚亂積年累歲峻宇彫牆局蹄開弓不放箭摳迎攬儲馬神懵怔米粉肉鎳镉電池尼格羅人汽閥輕憐囚攮的耆英社入宦三楊紗帽圓領賞納山輿世祿師旅水絲順攏拖把鼍窟柁子尉律學文官果無等雙鄉念羨盈笑呷呷攜取蠵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