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稱贊結納。《南史·周弘正傳》:“ 弘正 幼孤,及弟 弘讓 、 弘直 俱為伯父 捨 所養。年十歲,通《老子》、《周易》…… 河東 裴子野 深相賞納,請以女妻之。”
“賞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稱贊并結納”,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對他人的才能或品德表示贊賞,并進一步接納或與之建立聯繫。結合“賞”(贊賞)與“納”(接納)的構詞,強調通過稱贊實現人際聯結。
語境應用
多用于描述上位者對下位者的賞識,例如《南史·周弘正傳》記載:“河東裴子野深相賞納,請以女妻之”,即裴子野因賞識周弘正的才華,不僅稱贊他,還将女兒許配給他。
古今差異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古典文學或曆史研究中仍可見到,通常與人物評價、社交關系相關。
如需更多古籍用例或權威解析,可參考《南史》《墨子經》等文獻。
賞納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賞”和“納”兩個字組成。
部首:賞(言),納(纟)。
筆畫數:賞(12畫),納(6畫)。
來源:賞納一詞最早出現于《爾雅·釋服》中,意為欣賞和接受别人的好處或恩惠。
繁體:賞納。
古時候漢字寫法:賞(賞),納(納)。
例句:他始終賞納着朋友對他的真誠幫助。
賞識、賞心悅目、納谏、納涼、納尾等。
欣賞、贊賞、喜愛、敬重。
鄙視、厭惡、蔑視、嫌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