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拷綳扒的意思、吊拷綳扒的詳細解釋
吊拷綳扒的解釋
同“ 弔拷絣把 ”。亦作“吊拷繃扒”。 元 關漢卿 《窦娥冤》第四折:“他将你孩兒拖到官中,受盡三推六問,弔拷綳扒,便打死孩兒也不肯認。”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三折:“不知誰人殺了員外,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問,吊拷綳扒,打的小人受不過,隻得屈招了。”
詞語分解
- 吊拷的解釋 吊打拷問。《元典章·兵部三·押運》:“動将捕盜官吏打駡,及将弓兵人等弔拷,剝脫衣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來《大明律》一款,捕盜不許私刑弔拷。”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審盜》
- 綳扒的解釋 剝去衣服,用繩子綁縛起來。 元 曾瑞 《留鞋記》第二折:“我則索從頭兒認下,禁不的這吊拷與綳扒。” 明 沉自徵 《鞭歌妓》:“但輕呵跪罰,重呵便綳扒,休使您巧搊紮。”參見“ 綳扒弔拷 ”。
網絡擴展解釋
“吊拷綳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一種嚴酷的刑罰手段。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指用繩索将人捆綁吊起,剝去衣服後進行拷打。該詞由四個動作組成:
- 吊:懸挂;
- 拷:拷打;
- 綳/掤/繃:捆綁(不同寫法為異體字或通假字,如“綳”通“繃”);
- 扒:脫掉衣物。
-
曆史背景與文學用例
此詞常見于元代戲曲,如關漢卿《窦娥冤》第四折提到“吊拷綳扒”作為官府逼供手段;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亦用“吊拷掤扒”形容酷刑。
-
近義詞與關聯表達
- 絣扒吊拷:同義,指剝衣捆綁并吊打;
- 嚴刑逼供:現代語境中的類似表述。
權威來源确認
- 漢典(極高權威性)指出其與“吊拷絣把”同義;
- 天奇教育(高權威性)明确其讀音為“diào kǎo bīng bā”,釋義為“用繩索捆綁身體,吊起來拷打”。
注意事項
- 字形差異:不同文獻中可能存在“綳”“掤”“繃”等寫法,均指捆綁動作;
- 文化語境:此詞反映古代刑罰的殘酷性,現代已無實際應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刑罰的具體形式或文學引用案例,可參考元代戲曲文本及相關曆史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吊拷綳扒》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古代的一種刑罰方式,用繩子把人吊起來,并進行拷打鞭撻。這是一種殘酷的刑罰,用來懲罰犯罪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為:
- 吊 (豎心旁):5畫
- 拷 (扌考人旁):9畫
- 綳 (糸屯心旁):11畫
- 扒 (扌巴從旁):5畫
《吊拷綳扒》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是很明确,可能是古代刑罰名稱的組合。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暫未提供信息。
例句:在古代,犯人若犯上述罪行,可能會被判處吊拷綳扒的刑罰。
組詞:吊繩、拷打、綳絞、扒皮等。
近義詞:拷問、折磨、酷刑。
反義詞:寬容、仁慈。
希望這些信息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