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觞詠的意思、觞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觞詠的解釋

[drink wine and write poems] 飲酒詠詩

文人墨客常來此地觞詠

詳細解釋

見“ 觴詠 ”。


亦作“ 觴詠 ”。語本 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後以“觴詠”謂飲酒賦詩。 唐 韓愈 《人日城南登高》詩:“令徵前事為,觴詠新詩送。” 宋 範成大 《觀禊帖有感》詩之一:“ 蘭亭 一觴詠,感慨乃如許。”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桃花園》:“有桃園十二畝,中坎小池,外環幽竹,春時花光燦照兩岸,日與諸名人觴詠其中。” ********* 《代洪開榜先生祝梁母鄧太夫人八秩大慶》詩:“好待期頤觴詠日,重摩銅狄話滄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觞詠,漢語詞彙,讀音為 shāng yǒng,其核心含義指古代文人雅士飲酒賦詩的雅事。該詞由“觞”與“詠”二字組合而成,生動描繪了以酒助興、即興吟詠的文化活動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義分解與組合:

    • 觞 (shāng): 本義指古代盛酒的器具,如酒杯、酒盞。引申為飲酒、敬酒、宴飲的行為。《說文解字》釋:“觞,爵實曰觞,虛曰觯。” 指盛滿酒的酒杯。在“觞詠”中,“觞”代表飲酒的活動。
    • 詠 (yǒng): 指有節奏地誦讀、歌唱或吟誦詩歌,也指創作詩歌。《說文解字》釋:“詠,歌也。或從口。” 在“觞詠”中,“詠”代表吟詩作賦的行為。
    • 組合義: 因此,“觞詠”二字結合,字面意思即“飲酒吟詩”,特指文人雅集時,一邊飲酒助興,一邊即席賦詩、相互唱風雅活動。
  2. 文化内涵與曆史典故:

    • “觞詠”是古代文人雅集(如曲水流觞、蘭亭雅集)的核心内容,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詩酒風流、以文會友的精神追求。它不僅是娛樂消遣,更是情感抒發、思想交流、藝術創作的重要方式。
    • 該詞最著名的出處是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一觞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 此句生動記錄了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蘭亭修禊時,名士們列坐水濱,流觞飲酒,即興賦詩的盛況,“一觞一詠”成為“觞詠”最經典的诠釋,也使得該詞與文人雅集緊密相連。來源:《蘭亭集序》 - 古詩文網 (權威古詩文收錄網站)
    • 後世文人常以“觞詠”指代此類高雅的文化活動,成為文人生活情趣和社交方式的象征。
  3. 現代釋義與用法:

    •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觞詠”通常被解釋為“飲酒賦詩”。例如:
    •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帶有濃厚的古典文化色彩,常用于描述古代文人生活或營造高雅意境。例如:“昔時名園,常為文人觞詠之地。” 或現代作家如郁達夫在懷古、遊記類散文中也可能使用。
  4. 同義詞/近義詞:

    • 詩酒風流、飲酒賦詩、吟詩作對、流觞曲水(側重形式)。

“觞詠”一詞精準地概括了中國古代文人雅士在飲酒聚會時賦詩言志、抒發情懷的特定文化活動,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其經典出處《蘭亭集序》中的“一觞一詠”更是賦予了它不朽的文學魅力。

網絡擴展解釋

“觞詠”是一個古典文學中的常用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飲酒賦詩,常用來形容文人雅士以詩酒為媒介的雅集活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觞”指古代酒器,引申為飲酒;“詠”即吟詠、作詩。合起來指邊飲酒邊賦詩的風雅行為,多見于文人聚會或抒發情懷的場景。

  2. 文化背景
    該詞源自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一觞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後成為描述文人雅士詩酒唱經典表達。


文學引用與實例


現代使用與延伸

如今,“觞詠”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形容古典文人的雅趣,偶見于詩詞賞析或文化評論中。例如郁達夫的詩句“好待期頤觞詠日”,借以表達對歲月變遷的感慨。


“觞詠”不僅是一種行為,更承載了中國古代文人以詩酒寄情的文化傳統。其内涵從《蘭亭集序》的“雅集之樂”逐漸擴展,成為詩酒交融的象征性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白頭帖子薄餅陂遏鼻管布帛菽粟蠶頭馬尾劖刈吃不消邨莊彈糾單鮮登祇奠獻砥鈍頂門杈定質二吳風岚革故鼎新根牙盤錯勾踐狗命國事犯橫征暴賦後婦後悔無及毀形滅性夾壁焦砟解謿軍禁凱悌刊闆恪慎來許冒訽媒贽門洞門生瞑視偏名平心易氣潑辣貨普羅列塔利亞特癯顔日下無雙潤辭颡泚三兆神谟遠算收劾壽終書蟲子彈指湍悍望空捉影剜肉做瘡象耕鳥耘項頭嫺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