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哂谑的意思、哂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哂谑的解释

调笑;戏谑。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抃博蒲塞,会众之事;谐调哂謔,适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哂谑是由“哂”与“谑”组合而成的复合词,需分释其义再综合理解:

一、分字释义

  1. 哂(shěn)
    • 本义:微笑。《汉语大词典》释为“微笑;讥笑”,如《论语·先进》“夫子哂之”即指孔子微微一笑。引申为略带嘲讽的浅笑,含轻微贬义(《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294页)。
  2. 谑(xuè)
    • 本义:戏言,玩笑。《说文解字》注“戏也”,《诗经·淇奥》“善戏谑兮”指幽默谈笑。强调言语上的戏弄,但非恶意(《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56页)。

二、复合词“哂谑”的涵义

哂谑指以含蓄的微笑配合戏谑的言语,表现为一种表面轻松、内带讥讽的调侃态度。其核心特征如下:

三、权威文献佐证

《汉语大词典》明确收录“哂谑”词条,释作“讥笑;戏谑”(第3卷,第295页),印证其双义融合的特点。古典文学中多用于描述文人雅士的机锋对话,如唐代笔记《酉阳杂俎》载文人“相与哂谑”,体现语言艺术与社交分寸的平衡。

例示语境:

“他哂谑道:‘阁下高见,当真举世无双。’”

此句中“哂谑”暗示表面赞扬实则暗含讥讽,需结合语调与情境理解贬义。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2013.
  3. 曹雪芹. 《红楼梦》[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网络扩展解释

“哂谑”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背景
最早见于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的《庭诰》:“谐调哂謔,适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
此句强调:适度的调笑虽能活跃气氛,但过度可能导致失礼或冲突。

三、用法与语境

  1. 中性偏贬:多数文献(如、2、3)将其解释为“调笑;戏谑”,但部分现代释义(如)延伸为“嘲笑、讥讽”,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2.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人际交往中的调侃行为,如文人间的幽默互动或社交场合的轻松对话。

四、近义词辨析

建议:若需精准理解古籍中的“哂谑”,可参考《庭诰》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鸠霸据边材补白畅遂禅诵成均赐用当轴处中磴栈断嶂蹲点烦憯棐德風流跌宕高仙共栖搆兴鸿朴怀忧化为泡影加额交椅接待员结喉洁整静女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姱姿两周蔺子理养戮人瞙瞠木楔男邦暖女会排布軿訇辟戾平成贫酸青缗撒放商洽上阳白发人社会福利神衣诗碣市亩天关蹄噭为他人做嫁衣裳卧苫枕块无等吴钱限牒香灯邪险斜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