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約的意思、省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約的解釋

簡約,簡省。《史記·李将軍列傳》:“及出擊 胡 ,而 廣 行無部伍行陳……不擊刁鬥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治家》:“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文字》:“ 斯 ( 李斯 )又作《倉頡篇》,中車府令 趙高 作《爰歷篇》,太史令 胡母敬 作《博學篇》,皆依傍大篆,或加省約。”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三章第十一節:“一句五言詩是兩句四言詩的省約,一句七言詩是兩句五言詩的省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省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簡約、簡省,指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環節或内容以達到節約目的。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古代用法

    • 多用于描述行為或制度的簡化。例如《史記·李将軍列傳》提到李廣治軍“省約文書籍事”,即簡化文書流程;《顔氏家訓》中“儉者,省約為禮”則強調節儉需簡化禮儀形式。
    • 《三國志》記載諸葛瑾遺令要求喪事“事從省約”,體現對身後事的簡樸态度。
  2. 現代用法

    • 指經濟或資源上的節約。例如聯邦快遞通過淘汰高耗能飛機實現“節省約10億美元”;歐盟禁用白熾燈後“每年節省約40太瓦時電能”。

二、應用場景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如《倉颉篇》演變),可參考的文獻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省約

《省約》這個詞是由省和約兩個字組合而成的,表示在使用資源、金錢或時間時節省和節約。

拆分部首和筆畫

《省約》這個詞的部首是目并有6個筆畫。

來源

《省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公孫丑上》中的一句話:“君子貧而無怨,富而無驕,是以所以為者,亦莫之能禁也。隱卧而不休是也,故曰:‘省約。’”意思是君子雖然貧窮卻沒有怨言,在富有的時候也不會驕傲,因此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能節儉自律。從而形成了“省約”這個詞。

繁體

“省約”在繁體中寫作“省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省約”可以寫作“省悅”。

例句

1. 做人要學會省約,珍惜時間和資源。

2. 提倡社會大衆掌握生活中的省約技巧。

組詞

省會、緊缺、約束、約定

近義詞

節儉、勤儉、樸素

反義詞

奢侈、浪費、揮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