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絃的意思、青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絃的解釋

清絃。青,通“ 清 ”。 南朝 宋 鮑照 《代朗月行》:“靚妝坐帷裡,當戶弄青絃。” 唐 王維 《扶南曲歌詞》之二:“堂上青絃動,堂前綺席陳。”一本作“ 清絃 ”。參見“ 清絃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青絃(亦作“青弦”)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蘊的古典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本義及引申義三個層面解析,并常見于古代詩文典籍:

一、字源與本義

  1. 本義指藍色或綠色(《說文解字》:“青,東方色也”),引申為“年輕”(如“青年”)或“黑色”(如“青絲”)。在“青絃”中,“青”形容琴弦色澤,暗喻其未經使用的光潤質感。

  2. 絃(弦)

    特指樂器上發聲的絲線(《禮記·樂記》:“弦,謂琴瑟也”)。

    組合義:青絃即指新制或未磨損的琴弦,象征清越純淨的音色。

二、文學引申義

在詩文中,“青絃”常承載雙重意象:

  1. 音樂象征

    代指琴瑟等弦樂器,如李賀《公莫舞歌》:“華燈青凝久照夜,花僮柳葉凄調弦”中“青凝”與“弦”呼應,暗喻樂聲之清冷。

  2. 時間與生命隱喻

    因“青”含年少之意,“青絃”可暗指青春年華。如唐代《全唐詩》卷三九二載:“急管清弦頻欲醉,青春半面妝如洗”,以“清弦”(同青絃)喻指短暫歡愉。

三、典籍例證

  1. 《昭明文選·鮑照〈代白頭吟〉: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中“朱絲”與“青絃”類同,均借弦色喻品格高潔。

  2.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

    多見“清弦”“素琴”之辭,如“清弦激新聲”,印證其與雅樂的關聯。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青絃”作為生僻詞,主要用于: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第11卷“青”部
  2.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
  3. 《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李賀卷
  4. 《樂府詩集》(郭茂倩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5.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楊蔭浏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網絡擴展解釋

“青絃”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曆史文獻作如下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青絃”即“清絃”,指琴弦或琴聲。其中“青”是通假字,通“清”,表示清雅、清越的琴音。這一用法在古代詩詞中較為常見,用以烘托高雅的意境。

  2. 通假現象
    古漢語中常出現通假字,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本字。“青”與“清”因發音相近,在此處互為通假,屬于古代文獻中的典型現象。


文獻例證

  1. 南朝宋·鮑照《代朗月行》
    “靚妝坐帷裡,當戶弄青絃。”
    描述女子在帷帳中彈奏琴弦的場景,“青絃”代指琴,突顯動作的優雅。

  2. 唐·王維《扶南曲歌詞》之二
    “堂上青絃動,堂前綺席陳。”
    通過琴聲與宴席的對比,渲染宴樂氛圍,“青絃”暗含音色清越的意象。


現代使用

“青絃”現已罕見,多見于古籍或文學研究中。若需引用,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與現代詞彙混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百祿擺棄白石飛仙白玉石寶樹碧玉歌不分策勉茶經漴射愁悶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梵法防患未然分鸾詭勝國姓扢揸河朔飲合一剪奪薦食豜豵積愁節導節構晶頂荊州瘿給視浚財筷筒朗榆連環套力場獵涉臨顧令猷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馬殿秘引盤香前者橋冢情孚意合秦始皇鳅蝥觠局三婦少弱詩料似如痰癖陶侃之僻僮兒頭腦頑癖武風小本小秋收徙官